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堤边流水高于城,
摇摇孤艇如空行。
欲晴未晴小雨外,
断虹落日争鲜明。
峨峨塔势远凌汉,
隐隐雁行斜堕汀。
游人夜向酒楼宿,
月明风冷吴歌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常州的水乡景色:堤岸边的流水高过了城墙,孤舟在水面上摇曳,仿佛在空中航行。天色欲晴却又未晴,细雨在外飘洒;断断续续的彩虹与落日争相展现着鲜艳的色彩。远处的塔楼高耸,似乎凌驾于天汉之上,隐约可见的雁阵斜斜地降落在岸边。游人夜晚选择在酒楼住宿,明亮的月光下,清凉的风中传来吴地的歌声。
注释:
- 堤边:堤岸旁边。
- 流水:指河流或溪水。
- 高于城:水位超过了城墙的高度。
- 摇摇孤艇:形容孤舟在水中的摇晃。
- 欲晴未晴:形容天气即将转晴但尚未完全放晴。
- 断虹:指不完整的彩虹。
- 峨峨:形容高耸的样子。
- 塔势:指塔的形态或气势。
- 隐隐:形容模糊、轻微可见的状态。
- 雁行:指雁群的队列。
- 斜堕汀:形容雁群斜斜地降落在滩涂上。
- 游人:指游客。
- 酒楼宿:在酒楼住宿。
- 月明风冷:指月光明亮而风凉。
- 吴歌清:指吴地的歌曲,清脆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文是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细腻,善于运用意象,表现出江南独特的韵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郭文游览常州时,正值春秋之际,天气变化多端,水乡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深深吸引了诗人,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歌鉴赏:
《常州旅宿》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存。诗的开篇以“堤边流水高于城”引入,水流的高涨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的力量。孤舟在水面摇曳,似乎将诗人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孤独的境地。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雨滴未停,彩虹与落日争辉,显示出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美。
“峨峨塔势远凌汉”一句,通过高耸的塔楼与短暂的雁群,表现出一种渺小与伟大的对比,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最后两句则转向夜晚的酒楼,游人在月光下享受清风与歌声,体现出一种悠闲与自在的生活态度,给整首诗增添了温暖与人情味。
整首诗在意境上融合了自然与人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堤边流水高于城:描绘水位上涨的景象,流动的水与城墙形成鲜明对比。
- 摇摇孤艇如空行:孤舟在水中轻轻摇晃,仿佛在空中漂浮,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欲晴未晴小雨外:天气变化不定,细雨飘洒,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
- 断虹落日争鲜明:彩虹与落日争相绚烂,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峨峨塔势远凌汉:高耸的塔楼,象征着人类建筑的伟大与自然的广阔。
- 隐隐雁行斜堕汀:雁群降落在滩涂上,体现出自然与生命的动态。
- 游人夜向酒楼宿:游人在夜晚选择在酒楼住宿,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享受。
- 月明风冷吴歌清:月光下的清风与吴地的歌曲,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孤艇“如空行”,将舟与空中航行相比较,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欲晴未晴”和“断虹落日”,形成了美丽的音韵。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如水、塔、雁群等,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常州水乡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孤艇:代表孤独与自由。
- 虹与日:象征美丽与短暂。
- 塔:象征人类的创造与追求。
- 雁行:象征自然的生灵与变化。
- 酒楼:代表人间烟火气与生活的享受。
- 月明风冷:象征宁静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欲晴未晴”意指什么?
- A) 天气已晴
- B) 天气即将变好
- C) 正在下雨
- D) 天气不好
-
“游人夜向酒楼宿”中,游人选择在哪里住宿?
- A) 旅馆
- B) 酒楼
- C) 自家
- D) 帐篷
-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生活的享受
-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 D) 人类的孤独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郭文的《常州旅宿》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在描写自然景色时,郭文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倾向于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江南水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