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墓》

时间: 2024-12-29 03:50:59

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准及重瞳。

巳占龙气成天子,却幸鸿门败乃公。

一牧乳羊遮墓白,几株寒枣覆碑红。

怜侬疽发不欲活,岂为人间少邓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亚夫墓
作者: 徐渭 〔明代〕

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准及重瞳。
巳占龙气成天子,却幸鸿门败乃公。
一牧乳羊遮墓白,几株寒枣覆碑红。
怜侬疽发不欲活,岂为人间少邓通。

白话文翻译:

王者总是被传说不会死,大家都怀疑隆准和重瞳(指刘邦和项羽)。
他已经占据了龙气成为天子,然而却幸运地在鸿门宴上被公(指项羽)打败。
一位牧羊人在白色的墓碑前放羊,几株寒枣树掩映着红色的碑文。
可怜我身上的疮痈发作不想活,难道是因为人间少了邓通(指对权贵的依附)?

注释:

字词注释

  • 王者:指帝王。
  • 隆准:指刘邦的封号,意指权势。
  • 重瞳:指项羽,强调其斗志与威猛。
  • 龙气:象征帝王之气。
  • 鸿门:指鸿门宴,历史上著名的权谋事件。
  • 邓通:指历史人物邓通,因依附权贵而得利。

典故解析

  • 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权力斗争。
  • 邓通:邓通因与刘邦的关系而获得权势,象征依附权贵的生存策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昇,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美术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个人情感的强烈表达。

创作背景
《亚夫墓》创作于徐渭对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困惑之际,表达了他对权力与生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亚夫墓》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权力的无常和生死的哲理。诗中以“王者从来云不死”开篇,揭示了对权势者长生不死的质疑,紧接着通过对刘邦和项羽的历史回顾,探讨了权力的获得与失去。诗的中间部分使用生动的意象,牧羊人和寒枣树的描写,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又悲凉的场景,仿佛在讽刺那些追逐权力的人。在最后,诗人通过表现自身的病痛与对邓通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性和生存的深思。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现实人性的拷问,展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者从来云不死”:历史上对帝王的传说与期待。
  • “共疑隆准及重瞳”:质疑刘邦与项羽的权势地位。
  • “巳占龙气成天子,却幸鸿门败乃公”:描述刘邦原本有机会成为统治者,但因鸿门宴的巧合而失去。
  • “一牧乳羊遮墓白,几株寒枣覆碑红”: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墓碑形成鲜明对比。
  • “怜侬疽发不欲活,岂为人间少邓通”:表达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对权贵关系的讽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气”比喻为帝王之气。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结合。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权力的无常与生死的哲理,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者:权力与统治的象征。
  • 鸿门:权谋与斗争的代名词。
  • 乳羊:纯真与和平的象征。
  • 寒枣: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鸿门”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赤壁之战
    b) 鸿门宴
    c) 长平之战

  2. “怜侬疽发不欲活”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渴望
    b) 对痛苦的无奈
    c) 对权力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邓通”象征了什么?
    a) 忍耐与坚持
    b) 依附权贵的生存策略
    c) 胜利与辉煌

答案

  1. b) 鸿门宴
  2. b) 对痛苦的无奈
  3. b) 依附权贵的生存策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讨论人生与权力的短暂。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徐渭的《亚夫墓》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在探讨人生的无常与权力的脆弱,但徐渭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 《徐渭全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