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已撤冰壶》
时间: 2025-01-04 09:0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撤冰壶,更捐秋扇。
客中漫说柔肠断。
故乡岂只少湖山,
宵深也没流萤看。
叶底花前,乍明还暗。
随波去作寒星散。
不知能有几多光,
共人彻夜心撩乱。
白话文翻译:
冰壶已经撤去,秋扇也随之丢弃。
在客居之地,随意谈论着心中的悲切。
故乡不只是缺少山水风景,
夜深了连萤火虫的光影都看不见。
在花叶之下,忽明忽暗。
随波漂流去,仿佛化作寒星散落。
不知道能有多少光亮,
让人彻夜难眠,心中惆怅不已。
注释:
- 已撤冰壶:冰壶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指冬天已过,冰面已不再可用。
- 更捐秋扇:秋扇象征着夏天的余热,现已不再需要,暗示季节的变迁。
- 客中漫说:在外客居之地随意地谈论。
- 柔肠断:形容思乡之情如同断裂的肠子,极为悲伤。
- 宵深也没流萤看:夜深了连流萤(萤火虫)都看不见,暗示孤独与凄凉。
- 随波去作寒星散:比喻随意漂流,像寒星一样散落,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流萤”常用来象征温柔、美好和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在古文中,流萤常作为夜晚的伴侣,增添诗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顾随,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他身处异乡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伤,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踏莎行·已撤冰壶》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词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已撤冰壶,更捐秋扇”,诗人以季节的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冰壶与秋扇的撤去,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是情感的割舍。在“客中漫说柔肠断”中,作者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悲伤,言辞之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接下来的“宵深也没流萤看”更是暗示了夜的深沉与孤寂,连流萤的光影都无法陪伴,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诗的最后两句“随波去作寒星散”,则通过意象的转化,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知,心中撩乱的情感难以言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对时光、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已撤冰壶,更捐秋扇:时间的推移让曾经的欢乐消逝,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失落。
- 客中漫说柔肠断:在外地,谈论着内心的痛苦,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故乡岂只少湖山:不仅是缺少山水,更是缺少那份情感的归属。
- 宵深也没流萤看:夜深人静,连流萤都不见,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 叶底花前,乍明还暗:意象的变化象征着心情的波动。
- 随波去作寒星散:心情随波逐流,像星星一样散落,不知归处。
- 不知能有几多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 共人彻夜心撩乱:夜深人静之时,心中难以平静,情感的纷乱令人失眠。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中情感比作寒星,表现出无依无靠。
- 拟人:夜深的描写,使得环境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
- 对仗:结构上保持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孤独与人生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惆怅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细腻而深邃,反映了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与追寻。
意象分析:
- 冰壶:象征着欢乐与团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 秋扇:象征着夏日的余温,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奈与变迁。
- 流萤:象征着温柔与美好,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追忆。
- 寒星:象征着孤独与迷茫,表达了对未来的无知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已撤冰壶”象征什么?
- A. 欢乐与团聚
- B. 生活的无常
- C. 季节的变化
- D. 以上皆是
-
“宵深也没流萤看”中流萤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温柔与思念
- C. 友情的缺失
- D. 孤独的表现
-
诗中“随波去作寒星散”的意象传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迷茫与孤独
- D. 内心的安宁
答案:
- D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表达。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顾随与李白的思乡诗作都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顾随的情感更为细腻,而李白则多了一份豪放与壮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选》:包含顾随及其他现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内涵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