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令 谢公岭》
时间: 2025-01-08 01:0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着屐登山客,历尽云霞天壁。
屐痕犹在白云中,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
春来秋去成尘迹,一代风流歇。
斜阳影落溪外,长松几树连天碧。
白话文翻译:
一位穿着木屐的登山客,经历了云霞和险峻的山壁。
他的足迹仍然留在白云之间,山峰曲折迂回,千古以来无人知晓。
春去秋来,留下的只是尘埃的痕迹,一代人的风流已然停歇。
斜阳的影子洒落在溪水之外,几棵长松树与天空连成一片碧绿。
注释:
- 着屐:穿着木屐,表示登山者的身份。
- 云霞:指云彩和霞光,形容山中美丽的自然景观。
- 屐痕:木屐留下的脚印,象征着人的行踪。
- 峰回路转:山峰曲折,路途变化,暗示人生路途的波折。
- 尘迹:尘埃的痕迹,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风流:指风雅之士的风采与才情。
- 斜阳: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长松:长青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春来秋去”和“千古无人识”等词句,隐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谏,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他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游历谢公岭时,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哲思,映射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梁州令·谢公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慨的诗。诗的开头以“着屐登山客”引入,直接展现了登山者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的渺小和孤独。接着,“历尽云霞天壁”描绘了艰难的攀登过程,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美景时所需付出的努力。
“屐痕犹在白云中”一句,诗人通过足迹的留存,感叹过往的存在与消逝。在“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遗忘,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春来秋去成尘迹”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一代风流歇”则让人思考曾经的辉煌最终都将消逝于无形。最后两句“斜阳影落溪外,长松几树连天碧”以自然景象收尾,展现了美丽的自然与生命的脆弱之间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折射出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思考,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着屐登山客:勾勒出登山者的形象,突出其勇敢和执着。
- 历尽云霞天壁:强调攀登的艰辛,云霞与山壁形成了一种壮丽的背景。
- 屐痕犹在白云中:足迹留存,暗示人曾在此留下的痕迹。
- 峰回路转,千古无人识:山路曲折,时间流逝,历史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
- 春来秋去成尘迹:四季流转,生命的痕迹最终化为尘埃。
- 一代风流歇:风流人物的盛世终将消逝。
- 斜阳影落溪外:夕阳映照在溪水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长松几树连天碧:长松树的挺拔与天空的蓝色形成一种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来秋去成尘迹”,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千古无人识”,赋予历史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斜阳影落溪外,长松几树连天碧”,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者的经历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遗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屐:象征旅途与探索。
- 云霞:代表自然美景与希望。
- 峰:象征目标与理想。
- 尘迹: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斜阳:象征生命的晚期与安宁。
- 长松:象征坚韧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着屐登山客”中的“屐”指什么? A. 鞋子
B. 书本
C. 车子
D. 食物 -
“峰回路转”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直行不变
B. 迂回曲折
C. 平坦无阻
D. 迅速通达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 A. 鞋子
- B. 迂回曲折
-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望庐山瀑布》李白:以壮丽的瀑布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谏传》
这些参考资料能够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