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儿行》
时间: 2025-01-06 11:11:27意思解释
洛阳女儿行
原文展示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白话文翻译
洛阳的姑娘对门而居,年约十五,容貌娇美。
她的良人骑着玉勒骏马,侍女端着金盘上鲜美的鲤鱼。
画阁和朱楼尽皆可见,红桃绿柳悬垂在屋檐旁。
罗帷送来七香车,宝扇迎接归来的九华帐。
年轻的男人富贵正盛,意气风发,奢靡得如季伦。
她自怜碧玉般的舞姿,甘愿舍弃珊瑚般的美丽与他人共享。
春窗熹微,九微的火光渐渐熄灭,片片飞花随风飘落。
戏罢后无心再作曲子,妆成后只是静静坐着,沉浸在熏香中。
城中相识的人尽是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如玉的容颜,贫贱的她在江边浣纱。
注释
- 洛阳女儿: 洛阳的姑娘,指代洛阳城里的女子。
- 良人: 指丈夫或爱人。
- 玉勒: 精美的马鞍,象征着富贵和地位。
- 骢马: 一种优良的马,通常用于骑乘。
- 侍女: 服侍的女仆。
- 脍鲤鱼: 鱼肉切成薄片,常用作佳肴。
- 罗帷: 精美的帷幕。
- 七香车: 车上装饰着七种香料,象征着美好的迎接。
- 九华帐: 一种华丽的帐篷,通常用来接待贵客。
- 狂夫: 指年轻的男人。
- 季伦: 可能指代奢华的生活,或是历史人物。
- 越女: 指代越国的女子,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浣纱: 指在水边洗衣服,古代女子常常从事的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臣,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淡雅,常用自然景物表现内心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强烈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洛阳女儿行》创作于王维中年时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女性的命运。诗中通过描绘洛阳女子的生活,反映了社会地位、爱情与青春的主题,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贫贱生活的同情。
诗歌鉴赏
《洛阳女儿行》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和细腻的感情刻画,生动展现了唐代洛阳女子的生活场景。诗的开头通过“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直接引出女儿的青春美丽,给读者一种鲜活的印象。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良人的骑马、侍女的侍候,展示了富贵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一种奢华与繁华。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王维逐渐揭示了青春富贵背后的空虚与无奈,尤其在“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中,诗人将富贵与贫贱、繁华与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切同情。通过对洛阳女儿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外在的美丽与奢华,更深入探讨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完美地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阳女儿对门居: 描述洛阳的姑娘与诗人相隔不远,暗示了彼此的亲密关系。
- 良人玉勒乘骢马: 描绘了她的爱人骑着华丽的马,象征着他身份的高贵。
- 侍女金盘脍鲤鱼: 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生活的奢华。
- 画阁朱楼尽相望: 体现出洛阳城的繁华景象。
- 红桃绿柳垂檐向: 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美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使用“碧玉”、“珊瑚”等比喻,形象地描绘女子的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洛阳女子的青春生活,展现了富贵与贫贱之间的对比,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女性命运的同情,探讨了青春的短暂与世态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 代表繁华与文化。
- 女儿: 象征青春与美丽。
- 骢马、金盘: 象征富贵与奢华。
- 浣纱: 象征贫穷与辛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洛阳女儿行》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王维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良人”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爱人
- C. 父亲
-
诗中“谁怜越女颜如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 B. 对贫贱生活的同情
- C. 对青春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洛阳女儿行》与李白的《静夜思》同为唐代诗歌,但前者侧重于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美丽与悲哀,而后者则更多表现出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乡愁的思念。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王维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李白的个体情感的抒发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