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辛卯,一九五一年》
时间: 2024-09-19 20:41: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辛卯,一九五一年
自昔周官陈礼运,祗应天下为公。
明时可得见康同。
致知先格物,博爱在非攻。
舍己芸人初不惮,揠苗原是无功。
肯容卖剑事春农。
豚蹄犹自祝,犊鼻拟为佣。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周朝的官员制定的礼仪应该是为了天下大公。
在明代时,可以看到“康同”的景象。
致知首先要从格物(考察事物的本质)入手,宽广的爱在于不以攻击为手段。
舍弃自己利益的农人最初不会感到害怕,拔苗助长原本便是无益的行为。
肯愿意出售剑器为农民服务。
猪脚仍旧在祝福,而小牛的鼻子也想作为佣人。
注释:
- 周官: 指周朝的官制,强调礼仪与公正。
- 康同: 可能指代理想的和谐社会。
- 格物: 指探求事物的本质,源于儒家思想。
- 揠苗: 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 豚蹄: 指猪的脚,象征物质的祝福。
- 犊鼻: 小牛的鼻子,暗指年轻的力量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1910-2000),中国现代诗人,出生于福建省,受过良好的教育,曾留学于日本。其作品常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风格独特,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1951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借古讽今,通过对礼仪与公正的思考,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辛卯,一九五一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黄咏雩通过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回顾,来反思当下社会的现状。诗中开头提到“周官陈礼运”,说明作者对周朝礼仪的推崇,认为礼仪应服务于天下的公正和平等。紧接着用“明时可得见康同”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期待,期望人们能在明亮的时代中和谐共处。
在“致知先格物,博爱在非攻”中,作者强调知识的获取应从实际出发,而真正的爱应是不以攻击为手段,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后半部分通过“舍己芸人初不惮,揠苗原是无功”的比喻,警示人们不可急于求成,反而应注重过程与实效。
最后的“肯容卖剑事春农”和“豚蹄犹自祝,犊鼻拟为佣”则描绘了一幅和谐的劳动场景,表现出对农民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昔周官陈礼运: 追溯古代周朝官员制定的礼仪。
- 祗应天下为公: 表达礼仪应以公正和天下为重。
- 明时可得见康同: 在明亮的时代中,可以看到和谐的社会。
- 致知先格物: 强调知识的获取要从实际事物出发。
- 博爱在非攻: 真正的博爱不应以攻击为手段。
- 舍己芸人初不惮: 农人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 揠苗原是无功: 比喻急于求成的行为是无益的。
- 肯容卖剑事春农: 愿意为农民服务。
- 豚蹄犹自祝,犊鼻拟为佣: 豕的脚仍在祝福,小牛则希望为人服务,展现希望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 “揠苗”比喻急于求成。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豚蹄”和“犊鼻”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强调公正、和谐与人间真情。通过古代礼仪的回顾,反思当下社会,提倡博爱和务实精神,警示人们珍惜当下,关注过程而非单一的结果。
意象分析:
- 周官: 象征古代文明与公正。
- 康同: 代表理想的社会状态。
- 农人: 代表辛勤劳动者的精神。
- 剑: 象征力量与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自昔周官陈礼运”中的“周官”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员?
- A. 汉朝
- B. 周朝
- C. 明朝
-
“舍己芸人初不惮”意指什么?
- A. 农人勇于牺牲
- B. 农人不怕艰难
- C. 农人不愿意工作
-
“揠苗原是无功”比喻什么?
- A. 实现目标的方法
- B. 急于求成的行为
- C. 努力的结果
答案:
- B. 周朝
- A. 农人勇于牺牲
- B. 急于求成的行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人情。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现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黄咏雩与李白
- 黄咏雩的诗歌多关注社会与人性,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由精神。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二者在风格和主题上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与诗人的个性。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鉴赏》简明教程
- 《诗词基础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