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剥落一弊帚,自持扫休庵。
老随筋力至,此外了非堪。
白话文翻译:
这把破旧的扫帚已经剥落了,我自己拿着它来打理这个休闲的庵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力量也逐渐减弱,除此之外,我真的难以胜任其他的事情。
注释:
- 弊帚:破旧的扫帚,指不再光鲜的工具,象征着老旧和无奈。
- 自持:自己拿着,表示主动。
- 扫休庵:打理自己的庵堂,休庵指一个安静的地方,可能是隐居或修身养性的地方。
- 老随筋力至:年纪大了,身体的力量也随之衰退。
- 了非堪:除了这些事情,我确实再也做不了其他的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揭祐民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平易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形成于一个隐逸的生活状态中,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在元代,社会动乱,许多人选择隐居避世,这种背景也影响了揭祐民的创作。
诗歌鉴赏:
《历溪书事五首 其一 弊帚》通过一把破旧的扫帚,展现了诗人面对老年生活的淡然与自省。开头一句“剥落一弊帚”,简单却富含深意,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自持扫帚,说明他并不因境遇的困窘而感到羞愧,反而以这把扫帚表达出一种安然的态度。这种对生活的接受和对自我的认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老随筋力至”,在这里,诗人直面衰老带来的生理限制,强调了老年带来的无奈与局限,表现出一种对身体的无力感。最后一句“此外了非堪”则是对自身能力的清晰认知,暗示着诗人对于生命现实的清醒态度。他承认自己在身体和能力上的衰退,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悲观,反而选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种从容和淡定,恰恰是诗中最为动人的情感所在。
整首诗虽短小,却蕴含了许多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于老年生活的自省与接受,体现了人生的真实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剥落一弊帚:开篇点明主题,借用破旧扫帚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自持扫休庵:强调诗人对生活的主动把控,表明他选择面对自己的生活状态。
- 老随筋力至:直接说明身体的衰退,带出对老年无力感的自我认知。
- 此外了非堪:表明除了扫帚与庵堂,自己已经无法再做其他事情,反映内心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扫帚比作生活的工具,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 对比:年轻时的力量与老年时的无力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老年生活的接受与反思,表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生活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弊帚:象征着衰老与无奈,同时也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坚守。
- 休庵:隐喻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弊帚”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生活的困境
- C. 财富
-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年生活?
- A. 感到悲伤
- B. 自我接受
- C. 想要改变
-
“老随筋力至”这句的意思是?
- A. 年纪大了,力量增强
- B. 年纪大了,力量减弱
- C. 年纪大了,心态改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接受。
- 李白的《将进酒》,反映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揭祐民的《弊帚》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揭的作品更为直接地面对老年与无奈,而陶的则强调对自然的热爱与返璞归真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