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3 03:59:48意思解释
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 其一
原文展示
吾髯得邑古河南,政事应须出笑谈。
但喜时平由圣主,不忧县小选中男。
子文已惯三无愠,叔夜休辞七不堪。
想见细民多受赐,长官如水吏羞贪。
白话文翻译
我在古老的河南获得了一个县,政务应当轻松如笑谈。
只希望在这个平安的时代能够有明君治理,不必担心县里小官的选拔。
子文(指子贡)已经习惯了不发怒的样子,叔夜(指屈原)也不再说那些不堪的话。
想必看到百姓们多有恩惠,地方官员就像水一样,清廉而不贪婪。
注释
- 髯:指胡须。
- 邑:指地方或县。
- 政事:指政治事务。
- 圣主:指明君,贤明的统治者。
- 子文:子贡的字,指孔子的学生,因其为人宽厚而知名。
- 叔夜:指屈原,因其忠诚而被称颂。
- 长官:指地方官员。
- 吏:指官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寂,金朝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常体现出对政治的思考与对百姓的关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寂担任某地官员之时,正值其上任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新政的期待和对百姓福祉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寂的这首诗以轻松的口吻描述了对新任命官员的期待,首句以“吾髯得邑”开头,表明他获得官职的自豪感;接着以“政事应须出笑谈”来表达对管理事务的乐观态度,显示出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接下来的几句,王寂不仅展现了对明君的期望,更是对当时政治生态的深刻观察。他希望能有一个明智的领导来治理国家,让地方官员能够清廉,甚至隐喻说如果有明君,地方的贪婪自然会减少。
诗中提到“细民多受赐”,表达了对百姓福祉的关切,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一种哲理思考,既有个人的政治理想,也有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髯得邑古河南:我在古老的河南获得了一个县,表现出诗人的自豪感。
- 政事应须出笑谈:治理政务应当轻松愉快,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乐观期待。
- 但喜时平由圣主:只希望在这个安定的时代能够有明君治理,强调政治的关键在于领导者。
- 不忧县小选中男:不必担心小官员的选拔,反映出对官员素质的信任与期待。
- 子文已惯三无愠:提到子贡,说明他宽厚的为人,暗示治理应宽容为主。
- 叔夜休辞七不堪:提到屈原,表明对忠诚之士的赞美与对消极言辞的反感。
- 想见细民多受赐:希望百姓能得到更多的恩惠,体现出对民生的关心。
- 长官如水吏羞贪:期望官员如水般清廉,表达了对贪污腐败的厌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员比作水,体现出清廉与流动的特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夸张:用“出笑谈”形容政事的轻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轻松的语调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强调了明主治国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反映出王寂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理想主义。
意象分析
- 胡须:象征成熟与智慧。
- 县:代表地方治理的责任和权力。
- 明君:象征理想政治的实现。
- 百姓:象征社会的根本利益,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寂担任官职时获得的地方是哪里?
- A. 古河南
- B. 古山东
- C. 古陕西
-
诗中提到的“子文”指的是谁?
- A. 孟子
- B. 子贡
- C. 屈原
-
诗歌中希望长官如何?
- A. 贪婪
- B. 清廉
- C. 强硬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王勃的《滕王阁序》和王寂的《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其一》均展现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但王勃更注重个体情感与历史的交融,而王寂则更加关心民生与政务的轻松治理。两者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
- 《金朝诗人王寂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寂与金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