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春来触处花成绮,春去可怜花委地。
催耕布谷彊知时,去国杜鹃空有泪。
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
芭蕉多事惹东风,故作雨声惊客耳。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到处都是花,像绣织般美丽;而春天一去,那些花却无情地落在地上,令人心痛。布谷鸟在催促农民耕作,告诉他们时节已到;而我却在异乡听到杜鹃的啼叫,满心愁苦,只有眼泪。双鱼在千里之外无法相见,纷飞的柳絮牵动着我的忧愁,与梦境交织。芭蕉树下的风事纷扰,雨声仿佛在惊动客人的耳朵。
注释:
- 触处:到处、各处。
- 绮:指华丽的、精美的。
- 可怜:可悲、令人心疼。
- 催耕:催促耕作。
- 布谷:布谷鸟,春天时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天鸣叫,寓意思乡。
- 双鱼:指双鱼座,象征着相思和思念。
- 落絮:指飘落的柳絮,象征离别和思念。
- 芭蕉:一种植物,常被用来描绘春日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与军事家,字伯温,号天池。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玉楼春》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情的冷暖。诗人通过对春花绚烂与凋零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开篇的“春来触处花成绮”,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春去可怜花委地”则将这种美转化为悲凉,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接下来的“催耕布谷彊知时”与“去国杜鹃空有泪”中,诗人通过鸟鸣与杜鹃的啼叫,传达出春天催促人们耕作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最后几句中的“芭蕉多事惹东风”引出了春风的骚动,仿佛在诉说着离愁别绪。全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来触处花成绮:春天到来,四处盛开的花朵如绣品般美丽,表现春天的繁华。
- 春去可怜花委地:春天一走,花瓣纷纷落地,令人心痛,表现对春天短暂的惋惜。
- 催耕布谷彊知时:布谷鸟在催促农人耕作,暗示春天是耕作的季节,联系到农事。
- 去国杜鹃空有泪:异乡的杜鹃啼叫,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表达离愁。
- 双鱼不见人千里:双鱼在千里之外无法相见,象征思念与离愁。
- 落絮牵愁和梦起:飘落的柳絮勾起愁绪,和梦境交织在一起,表现梦与现实的交错。
- 芭蕉多事惹东风:芭蕉树下的风声扰动,仿佛在诉说离愁,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 故作雨声惊客耳:雨声仿佛故意惊动客人的耳朵,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绣品,形象地表现春天的美丽。
- 拟人:赋予鸟和花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用词工整,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丽与短暂的感慨,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杜鹃:象征思乡与离愁。
- 布谷鸟: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农事的催促。
- 芭蕉:象征春风和愁苦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楼春》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基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布谷鸟”主要象征什么?
- A. 思乡
- B. 春天的到来
- C. 离愁
- D. 繁华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春天的感慨
- D. 人生哲思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玉楼春》均表现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慨,但《春望》更偏向于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哀叹,而《玉楼春》则更集中在个人情感与思乡之中。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