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7:55:36

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

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

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

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

意思解释

村居 其一

作者: 王冕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
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
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
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断裂的桥分开了田野的色彩,曲折的小路通向了柴门。五棵柳树低垂着,掩映着我的屋子,三户人家共同构成了这个村庄。这里的人情像乡里一样浓厚,但风俗却与东边的村落不同。我年纪大了,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耕作以教导我的子孙。

注释:

  • 断桥: 指断裂的桥,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
  • 分野色: 分开了田野的颜色,描绘出乡村的自然景色。
  • 柴门: 通常是农村的门,主要用来放置柴火。
  • 五柳: 指五棵柳树,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柔和和生命。
  • 人情同下里: 指人情味浓厚,像乡村一样。
  • 风俗异东屯: 指这里的风俗与东边的村子不同。
  • 无生计: 指没有经济来源。
  • 耕耘教子孙: 通过耕种来教导后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字逸少,号澹庐,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崇尚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冕晚年,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感受。元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王冕选择隐居乡村,远离官场的纷扰,追求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

诗歌鉴赏:

《村居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的“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自然的乡村氛围。诗中提到的五柳树和三家人家,构成了乡村的和谐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对乡村人情的赞美,以及对风俗差异的观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最后一句“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更是流露出诗人对后代的关怀与无奈,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感与传承意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桥分野色: 描绘出乡村分隔的自然景色,显示出一种宁静和分离。
  2. 曲径入柴门: 小路的弯曲,象征着通向温馨家庭的归属感。
  3. 五柳低藏屋: 柳树的低垂象征着包容,掩映着诗人的居所,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恬淡。
  4. 三家自作村: 仅有三户人家,却共同创造了这个小村落,反映了乡村的简单与和谐。
  5. 人情同下里: 这里的人情温暖,像乡下的人一样朴实。
  6. 风俗异东屯: 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乡村的独特性。
  7. 我老无生计: 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无奈。
  8. 耕耘教子孙: 以耕种来教导后代,体现了责任感与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五柳低藏屋”通过柳树的形象,隐喻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如“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
  • 意象: 柳树、柴门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典雅的田园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对人情温暖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子孙的关怀,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断桥: 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隐喻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 五柳: 代表乡村的自然之美,象征生命的活力。
  • 柴门: 象征着温暖家庭和田园生活的朴实。
  • 耕耘: 表达了辛勤劳动的精神和传承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曲径入柴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宁静的乡村生活
    B. 忙碌的城市生活
    C. 对官场的向往
    D. 对未来的迷茫

  2. “我老无生计”中“无生计”指的是什么?
    A. 没有朋友
    B. 没有收入
    C. 没有兴趣
    D. 没有孩子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乡村四月》(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冕的《村居 其一》相似的还有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的意境,而王冕则强调人情与生活的现实。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王冕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