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映江城白,山围故国青。
感时花惨惨,余恨塔亭亭。
只合从庞隐,何须学楚醒?
归来诗景胜,苍翠满岩屏。
白话文翻译
湖水映照着白色的江城,青山环绕着我的故乡。
看着时节花朵凋零,我心中满是惆怅,余下的遗恨如同高高在上的塔亭。
我只应当像庞蕴那样隐居,何必去效仿楚辞中的楚怀王醒悟?
归来之后,眼前的诗情画意更胜于往昔,苍翠的山岩映入我的视野。
注释
字词注释
- 湖映:湖水的倒影。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这里特指作者的故乡。
- 感时:感慨时节的变化。
- 惨惨:形容花儿凋零的惨淡情景。
- 余恨:剩余的怨恨或遗憾。
- 塔亭亭:高耸的塔楼,象征着遗憾和不舍。
- 庞隐:指庞蕴,寓意隐士的生活。
- 楚醒:指楚怀王,楚辞中有关于他醒悟与反思的内容。
典故解析
- 庞隐:庞蕴为东汉隐士,他选择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 楚醒:楚怀王是楚国的君主,楚辞中有其反思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觉醒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号雪涛,籍贯浙江。王冕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山水画著称,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次古诗韵 其三》创作于王冕晚年,时值元朝社会动荡,诗人身处故国,感受到故乡的变化与个人的失落。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惆怅。
诗歌鉴赏
《次古诗韵 其三》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诗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湖映江城白,山围故国青”,生动描绘了江城的清丽与故乡的青翠,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随着诗句的深入,感时之情愈发沉重,“感时花惨惨”直击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以及花开花落间的无奈与惆怅。
“余恨塔亭亭”一语,借用塔楼的高耸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恨,情感愈加深沉。接下来的“只合从庞隐,何须学楚醒”,则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世俗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求。最后,诗人以“归来诗景胜,苍翠满岩屏”结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的追求,既有对过往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王冕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映江城白:描绘江城的湖面映射着白色,营造出清新的氛围。
- 山围故国青:青山环绕着故国,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
- 感时花惨惨:感慨时节变迁,花儿凋零,体现出惆怅之情。
- 余恨塔亭亭:遗憾的心情如高耸的塔,似乎难以释怀。
- 只合从庞隐: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何须学楚醒:反思世俗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
- 归来诗景胜:归来后,发现自然的诗意更胜于往昔。
- 苍翠满岩屏:最后以生动的自然景象结束,给人以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塔亭”比喻心中的遗憾,形象生动。
- 对仗:首联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使得情感的层次更加分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宁静与清澈,代表诗人内心的平和。
- 江城:故乡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家乡的情感。
- 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暗示时间的流逝。
- 塔:象征遗憾与思念,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
- 山:象征稳定与永恒,代表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湖映江城白”中的“湖”指代什么?
- A. 湖水
- B. 江城
- C. 山
-
诗中提到的“庞隐”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庞蕴
- B. 楚怀王
- C. 李白
-
“感时花惨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和思乡之情,展现了孤独与思念。
- 《登高》:杜甫以登高望远,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王冕在对故乡自然的描绘上更为细腻,而李白和杜甫则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上更为直接。三者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