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还魂记寻梦》
时间: 2024-09-19 20:48:43意思解释
摸鱼儿 还魂记寻梦
作者: 程滨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算人间一番相遇,一番终是生别。明明怕蘸分襟泪,又怕初逢轻诀。春正惬。便睡损繁花,花上人如雪。华灯渐歇。问梦向何方,小园问遍,更问满身月。清秋节,谁管风中蛱蝶,谁听花外鶗鴂。蛮笺小字依然在,往事已如飞屑。天涯阔。恐问候声声,从此音尘绝。暝窗影孑。可记得当时,晴光满地,一对影儿叠。
白话文翻译:
在这人间,经历了一次相遇,最终却总是要分别。明明害怕泪水沾湿衣襟,却又怕初次相遇时的轻言诀别。春天正宜人,恰似在梦中沉睡,花上人影如雪。华灯渐渐熄灭,我问梦境何处,小园问遍,更问身上的月光。清秋时节,谁来在风中关注那翩翩的蝴蝶,谁来倾听花外的黄莺。那小字依然留存,往事却如飞尘般消逝。天涯何处,恐怕问候声声,从此音信全无。夜窗影单,我可记得当时,那晴光满地时,一对影子重叠。
注释:
- 相遇:指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交往。
- 生别:指生离死别,最终的别离。
- 蘸分襟泪:形容因离别而流泪,沾湿衣襟。
- 轻诀:轻易的告别。
- 华灯渐歇:形容夜晚的灯光逐渐熄灭。
- 清秋节:指清澈的秋天。
- 蛮笺小字:指用细小的纸张写下的信件或字条。
- 天涯阔:形容距离遥远,天边辽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滨,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相遇与离别的深刻感悟,折射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对情感的追求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摸鱼儿 还魂记寻梦》是程滨典型的抒情作品,诗中充满了对相遇与离别的思考。开篇以“算人间一番相遇,一番终是生别”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接着,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既感伤又充满了对美好回忆的依恋。诗中“华灯渐歇”意象的使用,象征着夜晚的结束与生活的沉寂,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在整个诗歌中,诗人借助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抒发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可记得当时,晴光满地,一对影儿叠”,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惆怅。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个人的细腻,也有普遍人性的共鸣,能够引发读者的深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算人间一番相遇,一番终是生别。
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珍贵的,但最终总是要分开。 -
明明怕蘸分襟泪,又怕初逢轻诀。
说明了对离别的恐惧,同时又对再见的轻易感到不安。 -
春正惬。便睡损繁花,花上人如雪。
春天的美好让人沉浸其中,花瓣如雪般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华灯渐歇。问梦向何方,小园问遍,更问满身月。
逐渐熄灭的灯光暗示着夜晚的结束,梦境的去向不明。 -
清秋节,谁管风中蛱蝶,谁听花外鶗鴂。
清秋的季节里,无人关心那些自然的美丽与声音,表达孤独的感受。 -
蛮笺小字依然在,往事已如飞屑。
过去的记忆依旧存在,但已经如飞尘般消散。 -
天涯阔。恐问候声声,从此音尘绝。
表达了距离的遥远,问候终将断绝的无奈。 -
暝窗影孑。可记得当时,晴光满地,一对影儿叠。
结尾回忆与对比,暗示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回忆比作“飞屑”,形象地传达了记忆的轻盈与易逝。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问梦”赋予梦境以生命,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相遇与离别的思考,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花:代表着短暂的美与易逝的时光。
- 月:传达了孤独与思念。
- 影:象征着回忆与逝去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春正惬”的意象主要表达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离别的伤感
c) 自然的变化 -
“华灯渐歇”象征什么? a) 夜晚的结束
b) 新的开始
c) 生命的消逝 -
诗中“可记得当时,晴光满地,一对影儿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 a) 生活的美好
- a) 夜晚的结束
- b) 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 《离骚》: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多着眼于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 《将进酒》:通过豪放的饮酒表达对生命的畅快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集
以上为《摸鱼儿 还魂记寻梦》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