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韵语五十九首 其三 虞舜帝》

时间: 2025-01-06 12:57:37

克尽为君道,无如帝有虞。

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

端拱雍容日,时巡治理馀。

典谟焕千古,彷佛见都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克尽为君道,无如帝有虞。
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
端拱雍容日,时巡治理馀。
典谟焕千古,彷佛见都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尽心尽力地奉行君主之道,莫过于虞舜帝的榜样。
他持守中庸之道,遵循圣明的法则,拥有大智慧且谦虚。
端坐稳重,容貌和蔼,每天巡查治理的余事。
他的典章和教诲光耀千古,仿佛能看到他亲自指导。

注释:

字词注释:

  • 克尽: 全力以赴,尽心尽力。
  • 帝有虞: 指虞舜帝,古代中国的圣君,以德治国。
  • 执中: 坚持中庸之道。
  • 遵圣轨: 遵循圣人的法则。
  • 大智: 大智慧。
  • 秉谦虚: 始终保持谦虚态度。
  • 端拱雍容: 形容端正而宁静的仪态。
  • 典谟: 典章和教导。
  • 焕千古: 照耀千古,流传后世。
  • 彷佛见都俞: 形象地感觉仿佛能看到他在身边。

典故解析: 虞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君,以德治国,善于治理,受到了后世的尊崇。诗中提到的“帝有虞”即是指虞舜帝,他的治理方式和治国理念成为后代君主学习的楷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承恩,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古诗为主,风格典雅,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进行抒怀和赞美。

创作背景: “鉴古韵语”系列诗作,旨在通过古代圣君的事迹,表达对理想政治和道德的追求和向往,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传统德治思想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虞舜帝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君主的理想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虞舜被视为德治的典范,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虞舜的治理智慧和谦虚品格。首联“克尽为君道,无如帝有虞”,强调了虞舜帝在德政上的无与伦比,表明追求理想政治的信念。而“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则进一步刻画了虞舜的中庸之道和谦逊态度,突显其人格魅力。

接下来的描写中,“端拱雍容日”展现了虞舜的稳重与从容,表现出一个理想统治者应有的风范。而“典谟焕千古”则揭示了虞舜的治国理念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似乎在提醒后人应遵循这样的治国之道。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虞舜的崇敬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克尽为君道,无如帝有虞。
    诗人开篇即表明虞舜帝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无可比拟,展现出对他全心全意为国的钦佩。

  • 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
    描述虞舜帝的治国原则,即中庸之道和谦虚态度,强调智慧与谦逊的统一。

  • 端拱雍容日,时巡治理馀。
    形容虞舜的仪态和日常治理,展现出他身为统治者的从容与努力。

  • 典谟焕千古,彷佛见都俞。
    结束时强调虞舜的教诲流传千古,仿佛见到他亲自授教的情景,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用“典谟焕千古”比喻虞舜的治国理念如同光辉一般照耀历史。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虞舜帝的崇敬以及对理想治理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德治思想的认同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道: 代表君主治理的理想状态。
  • 中庸: 代表平衡、和谐的处世态度。
  • 谦虚: 代表高尚的品格和自我约束。
  • 治理: 代表对国家的管理和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克尽为君道”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自私自利
    B. 全心全意
    C. 随心所欲
    答案: B

  2. 诗人认为虞舜帝的治国理念有何特征?
    A. 豪放不羁
    B. 中庸谦虚
    C. 专制严酷
    答案: B

  3. “典谟焕千古”中的“焕”字意为?
    A. 消失
    B. 光耀
    C. 变更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风歌》:刘邦以其豪情壮志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离骚》:屈原的作品中同样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虞美人》与《鉴古韵语五十九首》,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侧重于理想政治的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解读》
  • 《明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