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三》
时间: 2025-01-08 02:52: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三
沈祖棻
市誇安乐人如织,故主迎新客。
芒鞋短褐旧时装,今日高车大马过煌煌。
暮收香稻朝罗绮,第宅连云起。
几人下箸厌甘肥,犹有万家风里未裁衣。
白话文翻译:
在热闹的市场上,人们夸赞安乐的生活,主人热情迎接新客。
穿着旧时的草鞋和短褐的我,今天却看到高车大马在这里闪耀。
傍晚时分收获了香稻,早晨则穿上了华丽的罗绮,
家家户户的屋宇像云朵一样高耸。
然而,几个人用筷子吃着油腻的美食,却仍然有许多家庭在风中未裁衣。
注释:
字词注释:
- 市誇:市场上人们夸赞。
- 安乐人如织:安乐的人就像织物一样繁密,形容人多。
- 芒鞋短褐:草鞋和短褐,指简单朴素的服装。
- 煌煌:形容光辉灿烂。
- 香稻:美味的稻米。
- 罗绮:华丽的丝绸。
- 下箸:用筷子吃饭。
- 甘肥:美味的油腻食物。
- 风里未裁衣:在寒风中,许多家庭还没缝制新衣。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反映了社会的对比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示了富裕与贫困之间的差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祖棻,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其诗歌多表现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变迁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三》是一首描绘市井生活和人们状态的诗作。诗中通过市场上人们的欢声笑语和主人迎接新客的热情,展现了一幅繁荣的社会景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用对比手法揭示了生活的另一面。在富丽堂皇的车马和华美的衣裳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家庭的困境与无奈。
诗人的用词简练而生动,尤其是“芒鞋短褐旧时装”和“今日高车大马过煌煌”的对比,彰显了古朴与奢华的冲突,暗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诗中提到的“几人下箸厌甘肥”,则揭示了即使在繁华的背后,仍然有许多人未能享受到生活的富足与幸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市井生活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诗人在描绘繁荣的同时,透视了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奈,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市场的热闹和人们的欢快情绪,展示了一个安乐的社会氛围。
- 第二联通过对比,指出诗人自身的朴素与周围奢华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丝自嘲。
- 第三联则转向家庭生活的富裕与丰收,表现了一种生活的成就感。
- 最后一联则揭示了即便在丰收的背景下,许多家庭依然面临着生活的困境,未能享受安乐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安乐与困苦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感。
- 比喻:将人们的生活状态比作织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繁忙与嘈杂。
- 排比:使用“暮收香稻朝罗绮”,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社会的繁荣与贫困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思。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乐:象征着富裕和幸福的生活状态。
- 芒鞋短褐:象征着朴素和艰苦的生活。
- 香稻: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罗绮:象征着华丽与奢华。
- 万家:象征着社会的普遍状况,隐喻着底层人民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市场是怎样的情景?
A. 怨声载道
B. 热闹繁华
C. 空无一人
D. 纷争不断 -
“几人下箸厌甘肥”中“甘肥”指的是什么?
A. 清淡的食物
B. 油腻的美食
C. 甜点
D. 水果 -
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态度是?
A. 自豪
B. 自嘲
C. 无所谓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临江仙》 (李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沈祖棻的《虞美人 其三》在对比安乐与困苦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沈祖棻则通过市井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两面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