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文公祠》
时间: 2025-01-01 12:09: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岳奇海怪早相知,何事中朝未可归。
佛纵有灵那在骨,僧如得道又无衣。
符分台峡天终定,福近宫墙意更微。
俎豆荒凉谁继廪,挲摩石刻重歔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岳奇与海怪早已相识,暗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何以中朝的时光依然无法归来。即使佛有灵性,但遗骨已然无存;即使僧人得道,也没有衣物可穿。符号与台峡的分隔,天命终究难定,福祉近在宫墙之内,但内心的意念却愈发微薄。俎豆的荒凉无人继承,轻轻抚摸着石刻,不由得重重叹息。
注释:
- 岳奇:指的是岳阳楼,象征着高远和豪情。
- 海怪:可能是指自然的奇异现象,或比喻世事的变化。
- 中朝:指的是朝中,可能隐喻权力的中心。
- 佛:指佛教的神灵。
- 灵:灵魂,寓意深远。
- 僧:僧人,修行者。
- 符分台峡:可能指某种象征性的分隔或命运的注定。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象征着供奉与敬仰。
- 石刻:石头上的刻字,代表历史的见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古柏,元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事的感慨,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对韩文公祠的游览之时,旨在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及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题韩文公祠》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岳奇海怪早相知”,通过自然景象引入,表现出历史的悠远与个人的渺小。诗人对“中朝未可归”的感慨,反映出对权力中心的无奈与失落。接着提到佛与僧的无衣无物,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空虚与精神世界的追寻。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符分台峡天终定,福近宫墙意更微”表达了命运的不可逆转与个人理想的微薄,显得格外沉重。最后以“俎豆荒凉谁继廪,挲摩石刻重歔欷”结束,借用祭祀器具象征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茫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岳奇海怪早相知:描绘了自然的奇观与人类的渺小,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 何事中朝未可归:表明对朝政的无奈与归属感的缺失。
- 佛纵有灵那在骨:即使佛有灵性,遗骨却已不存,反映了生死的无常。
- 僧如得道又无衣:即使修行有成,但物质的匮乏使得精神追求显得苍白。
- 符分台峡天终定:命运的注定与人事的分隔,表现了无奈。
- 福近宫墙意更微:即使福气近在眼前,但内心的渺小感愈加明显。
- 俎豆荒凉谁继廪:无人继承的祭祀之器,暗示对历史的追忆与感叹。
- 挲摩石刻重歔欷:轻抚石刻,倍感历史的沉重,发出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与人事相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命运的感悟。
- 拟人:对佛与僧的描写赋予情感,增强哲理的深度。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命运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岳:象征高远与理想。
- 海怪:自然的不可预测与神秘。
- 佛:灵性与信仰的象征。
- 僧:精神追求与物质的矛盾。
- 俎豆:历史与祭祀的文化象征。
- 石刻:对历史的铭记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岳奇”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岳阳楼
- B. 泰山
- C. 黄山
-
诗人对“中朝未可归”的感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故土的思念
- C. 对现实的无奈
-
“佛纵有灵那在骨”中“灵”指的是什么?
- A. 身体
- B. 灵魂
- C. 财富
答案:
- A. 岳阳楼
- C. 对现实的无奈
- B. 灵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以更直接的情感抒发对人生苦旅的无奈。
- 王之涣《登鹳雀楼》: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唤起豪情,展现出更为积极的视角,与聂古柏的沉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