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既庭顾茂伦刘西翰沈石均沧浪亭诗》

时间: 2025-01-19 17:39:03

烟外吴山数点青,寒波渺渺抱空亭。

国门尚奉将军令,海徼方高处士星。

岂悔邹枚惟作赋,何妨申伏且专经。

临岐不作杨朱泣,渔父《沧浪曲》可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外吴山数点青,寒波渺渺抱空亭。
国门尚奉将军令,海徼方高处士星。
岂悔邹枚惟作赋,何妨申伏且专经。
临岐不作杨朱泣,渔父沧浪曲可听。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远处,吴山隐约可见几抹青色;
寒冷的波涛轻轻环绕着空旷的亭子。
国门依然在执行将军的命令,
海边高处闪烁着士人的星光。
我难道会因为邹枚只会作赋而感到后悔吗?
何妨在酷热的夏日里专心研究经典。
在岐路旁不必为杨朱流泪,
渔父的沧浪曲依然动听。

注释:

  1. 烟外:指远处的云烟之外,形容远景朦胧。
  2. 吴山:指的是江南的山,代表美丽的自然风光。
  3. 寒波:指冷冷的波浪,表现出环境的寒冷。
  4. 将军令:指国门外的军事命令,象征着国家的威严。
  5. 处士星:指品德高尚的士人,象征理想与志向。
  6. 邹枚:邹枚是古代的赋家,诗人提到他来表示自己对赋的态度。
  7. 杨朱:杨朱是古代哲学家,提到他是为了表达人生的选择。
  8. 沧浪曲:古代渔夫的歌曲,寓意生活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懋忠(1640-1710),字承志,号白山,清代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懋忠游览沧浪亭时,受自然景色启发,表达了他对士人理想和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的结合,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清代士人的风范。首联以“烟外吴山数点青”开篇,描绘了远处的吴山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寒波渺渺抱空亭”勾画出水波轻拂亭子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动感与空间感。

在中间两联中,诗人将国家的现状与个人的理想相结合,提到“国门尚奉将军令”,展现出国家的武装与威严,反映出对士人理想的向往。而“岂悔邹枚惟作赋,何妨申伏且专经”则显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强调即便身处困境也要专注于学问与创作。

最后两句“临岐不作杨朱泣,渔父沧浪曲可听”令人深思。诗人不愿为名利所困,反而愿听渔父的歌谣,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传达出对真实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烟外吴山数点青:远处的吴山在烟雾中隐隐约约可见,象征着青山的美丽与宁静。
    • 寒波渺渺抱空亭:寒冷的波浪轻轻环绕着亭子,渲染出环境的冷清与孤寂。
    • 国门尚奉将军令:国门依然在执行军事命令,反映出国家的权威与士人的责任感。
    • 海徼方高处士星:高处闪烁的士人之星,象征着理想与抱负。
    • 岂悔邹枚惟作赋:我难道会因为邹枚只会作赋而感到后悔吗?体现出对创作形式的开放态度。
    • 何妨申伏且专经:不妨在炎热之时专注于经典的研究,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 临岐不作杨朱泣:在人生的岐路上不必为选择而感到悲伤,表现出对人生态度的洒脱。
    • 渔父沧浪曲可听:渔夫的歌谣依旧动听,寓意生活的乐趣与简单的快乐。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波渺渺抱空亭”和“国门尚奉将军令”,展现了工整的音韵美。
    • 比喻:将士人比喻为星星,象征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吴山、沧浪曲象征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在生活中超脱于名利的洒脱态度,展现了清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 吴山:象征美丽与宁静的自然景观。
  • 寒波:代表冷清与孤独的环境。
  • 将军令:象征国家的威严与责任。
  • 士人星:象征理想与追求。
  • 沧浪曲:寓意生活的简单与乐趣。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

    • 诗中提到哪位古代赋家? A. 李白
      B. 邹枚
      C. 孟郊
      D. 杜甫
  2. 填空题

    • 诗中“寒波渺渺抱__”描绘的是一种__的景象。
  3. 判断题

    •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积极追求的。 (对/错)

答案:

  1. B
  2. 空亭;冷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勃)
  • 《滕王阁序》(王勃)

诗词对比

  • 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个人的理想与情感,两者都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但王懋忠的诗更为淡雅,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懋忠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