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朝天子_学呆,妆痴》

时间: 2025-01-19 16:49:54

  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

子规叫道不如归,劝不醒当朝贵。

闲是非,子心无愧。

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词的原文内容]

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子规叫道不如归,劝不醒当朝贵。闲是非,子心无愧。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学习装傻,假装痴呆,谁能理解这其中的深意?子规鸟叫着“不如归去”,却劝不醒那些当朝的权贵。闲谈是非,内心无愧。任由他们争斗什么,不如他们打瞌睡,不如我们沉醉,什么都不管,天地都不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学呆,妆痴:指故意装作愚笨无知的样子。
  • 子规:即杜鹃鸟,传说中常叫“不如归去”。
  • 当朝贵:指当时的权贵人物。
  • 闲是非:指无关紧要的闲话。
  • 子心无愧:指内心坦荡,没有愧疚。
  • 争甚底:争什么。
  • 瞌睡:打瞌睡。
  • 沉醉:沉溺于酒或其他事物中。
  • 天和地: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典故解析:

  • 子规叫道不如归:子规鸟的叫声常被赋予“不如归去”的寓意,这里用来比喻劝诫权贵回归正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頔(约1304-1377),字道原,号梦庵,元代诗人。他的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的不满,以及对个人清高自守的坚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清高自守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学呆,妆痴”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权贵的讽刺。诗中“子规叫道不如归”一句,借用子规鸟的叫声,寓意劝诫权贵回归正道,但“劝不醒当朝贵”则揭示了权贵的麻木不仁。后文“闲是非,子心无愧”表明作者内心的坦荡,而“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超然和不在乎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清高自守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学呆,妆痴:通过“学呆”和“妆痴”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故意装作愚笨无知的样子,以此来表达对世事的不在乎。
  2. 谁解其中意?:提出疑问,暗示这种装傻的行为背后有深意,但很少有人能理解。
  3. 子规叫道不如归:借用子规鸟的叫声,寓意劝诫权贵回归正道。
  4. 劝不醒当朝贵:揭示了权贵的麻木不仁,即使有劝诫也听不进去。
  5. 闲是非,子心无愧:表明作者内心的坦荡,不在乎闲言碎语。
  6. 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强调了作者的超然和不在乎的态度,认为争斗无意义,不如打瞌睡或沉醉,什么都不管。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子规鸟的叫声拟人化,赋予其劝诫的寓意。
  • 对比:通过“学呆,妆痴”与“当朝贵”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超然态度。
  • 排比:“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个人清高自守的坚持。通过“学呆,妆痴”的形象描绘和对权贵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清高自守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规:象征劝诫和归隐。
  • 瞌睡:象征超然和不在乎。
  • 沉醉:象征逃避现实和自我陶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规叫道不如归”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A. 杜鹃鸟 B. 麻雀 C. 燕子 D. 喜鹊

  2. 诗中“劝不醒当朝贵”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不满? A. 社会动荡 B. 政治腐败 C. 个人困境 D. 自然灾害

  3. 诗中“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积极进取 B. 超然不在乎 C. 悲观失望 D. 愤怒抗议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宁静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舒頔的《朝天子_学呆,妆痴》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个人清高自守的坚持,但舒頔的诗更多了一层对权贵的讽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舒頔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元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舒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