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平倩编修》

时间: 2025-01-06 14:40:30

窗前独种庵婆罗,石火风灯不浪过。

箱帙夜翻尘牍少,客衣春晒衲头多。

毫端漭漭书巴水,枕上巉巉梦小峨。

诗有馀师禅有友,前希李白后东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窗前独种庵婆罗,石火风灯不浪过。箱帙夜翻尘牍少,客衣春晒衲头多。毫端漭漭书巴水,枕上巉巉梦小峨。诗有馀师禅有友,前希李白后东坡。

白话文翻译: 独自在窗前种下庵婆罗,时光如石火风灯般匆匆流逝,不可虚度。夜晚翻阅书籍,尘封的文书少,春日晒衣,僧衣多。笔下书写着巴水的浩荡,枕上梦见小峨的险峻。诗艺有良师,禅道有良友,前有李白为榜样,后有东坡为追随。

注释:

  • 庵婆罗: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某种观赏植物。
  • 石火风灯:比喻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 箱帙:书箱和书套,指书籍。
  • 尘牍:尘封的文书,指久未翻阅的书籍。
  • 衲头:僧衣的头部,代指僧衣。
  • 毫端:笔端,指书写。
  • 漭漭:形容水势浩大。
  • 巉巉:形容山势险峻。
  • 小峨:小峨眉山,指梦中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袁宏道,明代文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生活哲理。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闲居之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诗艺和禅道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窗前种植庵婆罗的意象,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珍惜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石火风灯不浪过”一句,用生动的比喻强调了时间的宝贵,警示自己不可虚度光阴。后文通过夜晚翻书、春日晒衣的细节,展现了作者简朴而充实的生活状态。结尾处,作者以李白和苏轼为榜样,表达了对诗艺和禅道的向往,显示了其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首句“窗前独种庵婆罗”,以窗前种植的庵婆罗为起点,引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 “石火风灯不浪过”,用石火和风灯比喻时间的短暂,强调不可虚度。
  • “箱帙夜翻尘牍少”,夜晚翻阅书籍,尘封的文书少,显示作者勤于学习。
  • “客衣春晒衲头多”,春日晒衣,僧衣多,反映作者简朴的生活。
  • “毫端漭漭书巴水”,笔下书写巴水的浩荡,展现作者的文学创作。
  • “枕上巉巉梦小峨”,枕上梦见小峨的险峻,可能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诗有馀师禅有友”,诗艺有良师,禅道有良友,显示作者的文化追求。
  • “前希李白后东坡”,以前有李白为榜样,后有东坡为追随,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火风灯”比喻时间的短暂。
  • 对仗:如“箱帙夜翻尘牍少,客衣春晒衲头多”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诗艺和禅道的向往。通过窗前种植庵婆罗的意象,引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强调不可虚度光阴,勤于学习,简朴生活,追求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意象分析:

  • 庵婆罗:象征着生活的细节和观察。
  • 石火风灯:象征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 箱帙、尘牍:象征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
  • 客衣、衲头:象征简朴的生活和僧侣的修行。
  • 毫端、漭漭:象征文学创作和自然美景。
  • 枕上、巉巉:象征梦境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火风灯”比喻的是什么? A. 时间的短暂 B. 生活的艰辛 C. 知识的丰富 D. 自然的美丽
  2.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前希李白后东坡”表达了对谁的敬仰? A. 李白和苏轼 B. 李白和杜甫 C. 苏轼和杜甫 D. 李白和白居易
  3. 诗中“窗前独种庵婆罗”中的“庵婆罗”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食物 D. 一种工具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袁宏道的《赠黄平倩编修》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及时行乐,而袁宏道则强调珍惜时间,勤于学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明代文学的背景和袁宏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