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
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
绣缕萦芳袂,瓜莲得巧梭。
嫦娥如解妒,还与试斜河。
白话文翻译:
在那缥缈的针楼外,天空中彩色的羽毛飘过。
我在云端的榆树下送别影子,月光下的桂树交织着枝柯。
绣成的缕线缠绕着芬芳的衣袂,瓜和莲花之间巧妙地交织成梭。
如果嫦娥真的不再妒忌,她也会试着在斜河上行走。
注释:
- 缥缈:形容轻盈、虚幻的样子。
- 针楼:古代的一种楼台,可能指的是精巧的建筑。
- 彩羽:指天空中的云彩或鸟类的翅膀,象征美丽。
- 步云榆:步行在云端,榆树可理解为一种树木,形象化地描绘送别的情景。
- 拂月桂交柯:在明月下,桂树的枝叶交错。
- 绣缕萦芳袂:绣的线缠绕着芬芳的衣襟。
- 瓜莲得巧梭:瓜和莲之间的技艺巧妙。
- 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常与爱情和嫉妒相关。
- 斜河:可能指河流的斜坡或波动,象征着变化或流动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郦权,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风格而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七夕节,结合了爱情与自然,表达了对嫦娥与牛郎织女神话的向往,反映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嫉妒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七夕》一诗,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开头“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便营造出一种轻盈、梦幻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展现了七夕节的神秘与美好。接着通过“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进一步描绘了在月光下与爱人相伴的情景,生动地呈现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在接下来的“绣缕萦芳袂,瓜莲得巧梭”中,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爱情的精致与美好,仿佛每个细节都被精心雕琢,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嫦娥如解妒,还与试斜河”则将嫦娥这一神话人物引入,传达出诗人对嫦娥嫉妒情感的理解与反思,也暗示了爱情中的羁绊与牵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嫉妒与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描绘了一个虚幻的环境,象征着爱情的美丽与遥不可及。
- “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描绘了一种柔和、静谧的送别场景,强调了爱人与自然的和谐。
- “绣缕萦芳袂,瓜莲得巧梭”:表现了爱情中的细腻与精致,象征着手工艺与爱的巧妙结合。
- “嫦娥如解妒,还与试斜河”:以嫦娥的嫉妒引入对爱情的思考,表现出对爱情自由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爱情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嫦娥拟人化,表达情感的复杂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七夕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嫉妒和羁绊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爱情中追求自由与和谐的愿望。
意象分析:
- 缥缈:象征梦幻与遥远的美好。
- 针楼:代表着精巧与细腻,暗示爱情的珍贵。
- 彩羽:象征着美与自由的翅膀。
- 嫦娥:象征着爱情中的嫉妒与牵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自然 -
“缥缈针楼外”的“缥缈”指的是什么?
A. 真实
B. 轻盈、虚幻
C. 昏暗
D. 确定 -
嫦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嫉妒与爱情的羁绊
C. 友谊
D. 亲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描绘了孤独与思念。
- 《鹊桥仙》:秦观的作品,展现了七夕的浪漫。
诗词对比:
- 郦权的《七夕》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涉及到月亮与情感的主题,但郦权更侧重于爱情的细腻与美好,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忧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诗词曲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