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寿刘庶仙》
时间: 2025-01-01 14:32: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鹤仙 寿刘庶仙》
桃花开也未,有酥雨微晴,烂熏春醉。何须倾绿蚁,弄嫩柳莺背。黄醅香腻,綵衣新试,更昨岁兰开双穗。此芳辰不乐,何如尘世,原同儿戏。曾记牡丹月下,琴轩春早,笑歌声沸。年华弹指,渐两鬓,霜华缀。看江山,一晌蜃楼闪烁,烟波杳霭无际。只壶公壸里,韶光一色,彤云多丽。
白话文翻译:
桃花尚未盛开,微雨轻晴,春意正浓,令人陶醉。何必去倾杯饮酒,调戏那嫩柳上的莺鸟呢?黄醅酒香浓厚,彩衣新试,更胜去年兰花的双穗。这样美好的时光若不快乐,那就如同尘世的儿戏了。曾几何时,在牡丹花下,琴声悠扬,春天早早来临,笑声如潮。岁月如指间沙,渐渐两鬓染霜。看那江山,一瞬间如蜃楼般闪烁,烟波浩渺无边。只有壶中酒,映照着这韶光,红云多么美丽。
注释:
- 酥雨:细雨,如酥油般柔和。
- 倾绿蚁:指酒(“绿蚁”是指酒泡),倾倒饮酒。
- 嫩柳莺背:调戏嫩柳上的莺鸟。
- 黄醅:一种酒名,色黄而醇。
- 綵衣:华丽的衣服。
- 兰开双穗:兰花开出双穗,象征美好。
- 一晌蜃楼:蜃楼,海市蜃楼,指幻想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云,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夫之晚年时期,正值明清交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瑞鹤仙 寿刘庶仙》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虽未盛开,但春雨轻柔,酒香四溢,令人陶醉。诗人通过“何须倾绿蚁,弄嫩柳莺背”,表达了对醉酒消遣的反思,暗示着他对人生快乐的追求并非依赖于一时的欢愉。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回忆起往昔的快乐时光,月下的琴声和笑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当下的无趣与过往的美好。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最后,诗人以“壶公壸里,韶光一色,彤云多丽”来总结,强调了即使在变化的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那份美好与宁静。这首词不仅展现了王夫之的高超艺术技艺,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给予读者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花开也未:引入春天的主题,桃花尚未盛开,暗示时光的流逝。
- 有酥雨微晴,烂熏春醉:描绘春雨与阳光交替的情景,营造出醉人的春意。
- 何须倾绿蚁:质疑饮酒的必要性,暗示一种无奈与思考。
- 弄嫩柳莺背:调侃轻浮的行为,借以表达对生活的反思。
- 黄醅香腻:赞美美酒的香浓,象征生活的美好。
- 綵衣新试:新衣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更昨岁兰开双穗:对比过去的美丽与现在的平淡。
- 此芳辰不乐:感慨如今的无趣,强调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曾记牡丹月下:追忆往昔,强调美好的回忆。
- 年华弹指:岁月如流,时间无情。
- 渐两鬓,霜华缀:描绘年华带来的苍老,反映生命的无常。
- 看江山,一晌蜃楼闪烁:蜃楼象征虚幻的美景,表达对现实的哲思。
- 烟波杳霭无际: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象,展现诗人的胸怀。
- 只壶公壸里,韶光一色: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尽管外界变化不断。
修辞手法:
- 比喻:运用“蜃楼”比喻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 拟人: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灵性。
- 对仗:整首词中对仗工整,增加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
- 黄醅:代表生活的享受与快乐。
- 绿蚁:隐喻酒与欢愉。
- 兰花:象征高雅与美丽。
- 蜃楼:象征虚幻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水果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A. 桃花和柳莺
B. 牡丹和琴声
C. 江山和酒 -
“年华弹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夫之与李清照的作品均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夫之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王夫之诗文集》
- 《明清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