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三 水仙》

时间: 2025-01-06 14:59:26

几年不见凌波步。

只道乘风去。

山寒岁晚碧云寒。

惊见飘萧翠袖倚琅玕。

玉盘承露金杯劝。

几度和香咽。

冰霜如许自精神。

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三 水仙
作者: 邵亨贞 〔元代〕

几年不见凌波步。只道乘风去。
山寒岁晚碧云寒。惊见飘萧翠袖倚琅玕。
玉盘承露金杯劝。几度和香咽。
冰霜如许自精神。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未见她轻盈的步伐,以为她已乘风而去。
山中寒冷,岁末时分碧空如洗,忽然见到她那飘逸的翠袖倚在琅玕石上。
玉盘承载着露水,金杯劝酒,几度轻声和香的咽喉。
冰霜如此,反而显得她更加精神,知道她的仙姿并不被世间的尘埃所染污。

注释:

  • 凌波步:形容女子的轻盈步态,如同在波浪上行走。
  • 琅玕:一种美丽的石头,常用来形容高雅之处。
  • 和香咽:指轻声吟唱,和着香气。
  • 仙姿:指如仙女般的身姿,形容极为优雅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亨贞,元代著名诗人,以其才情和诗作的清丽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水仙的形象,表达对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三 水仙》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词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水仙花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赞美。全诗通过描绘水仙的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美。开篇提到“几年不见”,引发了对水仙的思念,仿佛水仙已化作了神仙,乘风而去。接下来对山寒岁晚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正是这种氛围衬托出水仙的独特魅力。诗中以“玉盘承露金杯劝”的意象,展示了水仙的高洁与优雅,仿佛在邀请人们一同分享这份美好的时光。最后一句“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更是将水仙的美与世俗的喧嚣相对照,突显出她的纯净与超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渲染,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位仙子在人间的轻盈舞姿,给人以无限遐想与灵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年不见凌波步。”:表达了对水仙的思念与期待,形象地描绘出她轻盈的步态。
    • “只道乘风去。”:暗示水仙的飘然与超脱,似乎不属于尘世。
    • “山寒岁晚碧云寒。”:描写了寒冷的自然环境,反衬出水仙的美丽。
    • “惊见飘萧翠袖倚琅玕。”:具体描绘水仙的形象,翠袖轻飘,恰似仙女。
    • “玉盘承露金杯劝。”:表现出一种清雅的饮酒场景,传达出和谐美好的氛围。
    • “几度和香咽。”:细腻地描绘了饮酒时的柔和情景。
    • “冰霜如许自精神。”:强调水仙在寒冷环境中依然显得灵动。
    • “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总结水仙的超凡脱俗,反映出对美的憧憬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凌波步”将水仙的步态比作在波浪上行走,形象生动。
    • 拟人:水仙被赋予了灵动的特质,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 对仗:“玉盘承露金杯劝”,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水仙的优雅和高洁,表达了对理想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纯洁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水仙:象征着高洁、纯净的美,表现出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
  • 琅玕:代表高雅与珍贵,暗示水仙的独特与高贵。
  • 玉盘、金杯:象征着优雅的生活方式,体现出高尚的品位与情趣。
  • 冰霜:象征严寒与苦寒环境中的坚韧,反衬水仙的精神与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凌波步”指的是谁的步态?

    • A. 水仙
    • B. 诗人自己
    • C. 其他女子
  2. “山寒岁晚”中“山寒”的意思是?

    • A. 山上的寒冷
    • B. 年底的寒冷
    • C. 山的低温
  3.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高洁、纯净的美?

    • A. 琅玕
    • B. 水仙
    • C. 玉盘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其情感更加细腻,表达的主题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寄托与思念。相比之下,邵亨贞的《虞美人 其三 水仙》则更加关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超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