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6 14:49:19

人生不向江南住,梦绕江南路。

曾闻斜日杏花飞,春水小桥应是待人归。

而今久住春申浦,饱听潇潇雨。

几回扶梦到冰城,长忆狂歌踏雪月中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冯永军的《虞美人》

人生不向江南住,梦绕江南路。
曾闻斜日杏花飞,春水小桥应是待人归。
而今久住春申浦,饱听潇潇雨。
几回扶梦到冰城,长忆狂歌踏雪月中行。

白话文翻译:

人生中不应该长期停留在江南,但我的梦却总是萦绕在那条通往江南的道路上。曾经听闻夕阳下杏花飘飞,春水流过的小桥似乎在等待着归人。而如今我已长久居住在春申浦,常常听着潇潇细雨。几度梦中回到冰城,仍然怀念那在雪月中狂歌的行走。

注释:

  • 江南: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
  • 斜日: 指斜射的阳光,通常给人以温暖宁静的感觉。
  • 杏花: 春天开花的杏树,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春水小桥: 描绘春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温柔的氛围。
  • 春申浦: 今上海地区,春申是古地名。
  • 潇潇雨: 形容细雨纷飞的样子,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冰城: 可能指代北方城市,通常是寒冷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冯永军,现代诗人,作品风格偏向抒情,常以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创作。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反映了人际关系和地域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虞美人》通过对江南与春申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叹。诗的开头,诗人直言“人生不向江南住”,表明了对江南的思念与向往。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怀念,更是对一种生活状态的追求。诗中“梦绕江南路”一句,显示了江南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诗人通过“斜日杏花飞”和“春水小桥”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恬淡的气息,仿佛那处的美好就在眼前。然而,随着“而今久住春申浦”的转折,诗人将自己与现实的距离拉开,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感。

后面几句提到的“几回扶梦到冰城”,则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冰城的寒冷与江南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狂歌踏雪月中行”不禁让人感受到那种自由与奔放,似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令人深思,体现了对人生、故乡、记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生不向江南住”表达了对江南的向往与不愿沉溺于此的矛盾心理。
    • “梦绕江南路”展现出诗人对江南的深情回忆。
    • “曾闻斜日杏花飞”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
    • “春水小桥应是待人归”暗示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 “而今久住春申浦”体现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江南的怀念。
    • “几回扶梦到冰城”则将思绪引向遥远的北方,反映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感受。
    • “长忆狂歌踏雪月中行”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水小桥应是待人归”,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 比喻:将江南的美好与现实生活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春水小桥应是待人归”,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江南: 象征着温柔、美好与人情味。
  • 杏花: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美。
  • 小桥:象征着归属感与人际关系。
  • 潇潇雨:代表着忧伤与现实的无奈。
  • 冰城:象征着寒冷与孤独,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虞美人》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冯永军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江南”代表什么? A. 北方城市
    B. 温柔、美好
    C. 大海

  3. “几回扶梦到冰城”中的“冰城”指的是? A. 冷冷的地方
    B. 热带地区
    C. 山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推荐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具有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诗词对比:冯永军的《虞美人》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后者则更显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导读》
  • 冯永军的诗集《梦绕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