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6 15:28:13

霜寒玉指吹箫歇。

倚断秦楼月。

扫眉才子浣花人。

不道当时金粟、本前身。

迷藏曲径钩衣戏。

似梦犹堪记。

尽留颜色待君怜。

心字香焦重埋、一丝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寒玉指吹箫歇,
倚断秦楼月。
扫眉才子浣花人,
不道当时金粟本前身。
迷藏曲径钩衣戏,
似梦犹堪记。
尽留颜色待君怜,
心字香焦重埋一丝烟。

白话文翻译:

在寒霜缠绕的夜晚,手指轻柔地吹箫,声声不再。倚靠在断墙上,月光照映着秦楼。那位才子和浣花的女子,曾经的情景令人难以忘怀。谁能想到,他们的前身竟是那金色的稻谷?迷蒙的曲径中,他们嬉戏玩耍,仿佛一场梦境,依稀可记。留下的美好回忆,期待着你来怜惜;而我心中的爱意,似那燃烧的香烟,轻轻埋藏在心底。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寒:指寒霜来袭,天气寒冷。
  • 玉指:形容手指纤细如玉,通常指女子的手。
  • 倚断秦楼月:秦楼是古代著名的楼阁,指在夜晚月光下的情景。
  • 扫眉才子:才子是指有才华的男子,扫眉形容他的愁苦。
  • 金粟:指的是丰收的稻谷,暗示过去的平凡身份。
  • 心字香焦:心中所思之情如同香烟般轻烟缭绕。

典故解析:

  • 秦楼月:寓意古代的柔情与思念,常见于古诗中。
  • 浣花人:浣花指的是洗涤花瓣,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诗人,以其写作风格清丽脱俗和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人生苦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虞美人》写于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虞美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的“霜寒玉指吹箫歇”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失落的爱情。接下来的“倚断秦楼月”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伴随着明月的清辉,令人倍感惆怅。

“扫眉才子浣花人”的描写,将人物的美丽与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却也透出一丝无奈。诗中“不道当时金粟本前身”一语,反映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感慨即使曾经辉煌,也难以掩盖现实的平淡。

整首诗在梦幻与现实的交错中,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感慨。诗人用“心字香焦重埋一丝烟”收尾,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象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缭绕不去的思念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寒玉指吹箫歇:描绘了一幅寒冷夜晚,手指轻柔地吹箫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美丽而又孤寂的情感。
  2. 倚断秦楼月:在月光下,诗人倚靠在破败的秦楼,表达出对往昔的怀念。
  3. 扫眉才子浣花人:才子与浣花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传递出一种愁苦与美好。
  4. 不道当时金粟本前身:反思过去的身份与现在的落差,唤起对平凡生活的深思。
  5. 迷藏曲径钩衣戏:描绘出一幅嬉戏的画面,宛如梦幻般的情景。
  6. 似梦犹堪记:梦境般的回忆,无法忘怀。
  7. 尽留颜色待君怜:希望能留住美好的色彩,期待对方的怜惜。
  8. 心字香焦重埋一丝烟:内心的爱意如烟般缭绕,暗示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中情感比作香烟,形象生动。
  • 拟人:给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增强诗句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霜寒:象征孤独、凄凉的情感。
  2. :代表思念与牵挂的情感。
  3. 玉指:象征美丽与柔情。
  4. 金粟:指平凡与朴素的生活。
  5. 香烟:象征着思念与难以捉摸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寒玉指”指的是谁的手指?

    • A. 才子
    • B. 浣花人
    • C. 诗人
    • D. 不明确
  2. “倚断秦楼月”中的“秦楼”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著名的楼阁
    • B. 一种乐器
    • C. 一位才子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心字香焦”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对金钱的思念
    • B. 对爱情的思念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感情的怀念,其语言风格与顾贞观的《虞美人》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顾贞观则在意象的构建上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