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时间: 2025-01-14 23:21:28

问真修,听我断。

莫著凡躯,物物频思算。

打破般般常内看。

坐卧行住,须作骷髅观。

渐令成,常谨按。

八亩琼田,别有新条段。

性上分明堪正玩。

量得无差,便到清凉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作者:王哲〔元代〕

问真修,听我断。莫著凡躯,物物频思算。
打破般般常内看。坐卧行住,须作骷髅观。
渐令成,常谨按。八亩琼田,别有新条段。
性上分明堪正玩。量得无差,便到清凉岸。

白话文翻译:

问你修行的真谛,听我来断定。不要执著于凡俗的身体,事事都要深思熟虑。
打破一切常规,从内心去观察。坐着、卧着、走着、住着,都要像看骷髅一样。
渐渐地,你就能成就,时刻谨慎小心。那八亩美丽的田地,别有新鲜的条理。
性情上分明可以玩味。量度没有误差,就能到达清凉的彼岸。

注释:

  • “问真修”:询问真正的修行。
  • “莫著凡躯”:不要执著于普通的身体。
  • “打破般般常”:打破一切常规。
  • “骷髅观”:以骷髅的视角看待生命,强调生命的无常。
  • “八亩琼田”:比喻修行所得的美好成果。
  • “清凉岸”:象征最终的解脱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修行与生命的思考,风格上追求简练而深刻,常常融入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有关,诗人通过对修行的思考来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哲学与修行的探索。

诗歌鉴赏:

《苏幕遮》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骷髅观”意象,象征着对生命无常的洞察,提醒人们要超越物质的束缚,关注内心的修行。诗人在开头就提出修行的真谛,接着以“莫著凡躯”警示世人,强调修行不应执著于外在的身体,而应更多关注内心的提升。通过“打破般般常内看”的表达,诗人期望读者能够反思常规,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找真正的自我。

接下来,诗人提到修行的过程应如“坐卧行住”,无时无刻都应保持警觉,保持对自我的认识。在“八亩琼田”中,诗人用美丽的田地比喻修行的成果,暗示通过内在的追求,可以获得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达到“清凉岸”的境地,象征着最终的解脱和宁静,整首诗以一种平和的哲学思考,呈现出对人生与修行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问真修,听我断:询问真正的修行之道,我来给你作出判断。
  2. 莫著凡躯,物物频思算: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身体,事事要认真思考。
  3. 打破般般常内看:要打破常规,深入内心观察。
  4. 坐卧行住,须作骷髅观:在日常生活中,需像观察骷髅那样,认清生命的无常。
  5. 渐令成,常谨按:随着修行的深入,要时刻保持谨慎。
  6. 八亩琼田,别有新条段:比喻修行能收获美好的成果,带来新的体验。
  7. 性上分明堪正玩:内心的本性清晰可见,可以随意把玩。
  8. 量得无差,便到清凉岸:量度准确无误,就能到达宁静的彼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骷髅”比喻生命的无常,深刻而形象。
  • 对仗:如“坐卧行住”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八亩琼田”象征修行的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修行的思考,强调超越物质的束缚,关注内心的提升和生命的真谛,最终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意象分析:

  • 骷髅:象征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琼田:象征修行的美好成果,代表内心的丰盈与富足。
  • 清凉岸:象征解脱与宁静,指向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骷髅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无常
    • B. 美好的事物
    • C. 年轻的身体
  2. 诗中提到的“八亩琼田”比喻了什么?

    • A. 修行的成果
    • B. 田园风光
    • C. 物质财富
  3. 诗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财富
    • B. 超越物质,关注内心修行
    • C. 享受生活乐趣

答案:

  1. A. 生命的无常
  2. A. 修行的成果
  3. B. 超越物质,关注内心修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题》——李清照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哲的《苏幕遮》杜甫的《登高》在主题上均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王哲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哲学思考,而杜甫则更多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也有所不同,王哲的诗歌更显宁静,而杜甫则带有强烈的悲悯情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哲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