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府江杂诗六首
作者: 谢少南 〔明代〕
诗歌内容:
隘口分弓号摆滩,
领班人戴白鹇冠。
莫言南徼无冰雪,
映日戈明水帐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分支的小道,弓箭的声音响起,船只在滩涂上摆动。船上的领班戴着白鹇羽毛的帽子,显得很威风。不要以为南方没有冰雪,阳光照耀下,戈壁上的刀枪映出寒光,水边的帐篷也显得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隘口:狭窄的通道或入口。
- 弓号:弓箭发出的声音。
- 摆滩:指船在滩涂上摇荡。
- 白鹇冠:指一种鸟(白鹇)羽毛制成的帽子,象征威武。
- 南徼:南方边界,指南方的偏远地区。
- 戈:古代一种兵器,象征战争或战斗。
- 水帐:指在水边搭建的帐篷。
典故解析:
- 南徼:古代地理概念,往往与南方的荒凉与艰苦相关,常用于表达对南方环境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少南,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旅行途中写成,表达了对南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结合了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生动的景象描绘出南方的自然环境,诗中将弓箭的声音与船只的摇摆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通过描写领班人戴着白鹇冠,诗人不仅展示了南方特有的风俗,还暗示了领班人在船上的重要地位和威严。接着,诗人用“莫言南徼无冰雪”反转了对南方的传统印象,强调纵使南方气候温暖,山河依旧可以显露出寒意,表现出自然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最后一句“映日戈明水帐寒”更是加深了这种对比,既有阳光的明亮,又有战斗的冷峻,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隘口分弓号摆滩:描绘了一个狭窄的口子,弓箭的声音响起,船只在滩涂上摇摆,展现一种生动的场景。
- 领班人戴白鹇冠:领班的人物形象清晰,白鹇冠象征着威严与地位,暗示其在船上的主导作用。
- 莫言南徼无冰雪:用反语的手法,否定了对南方的常规印象,强化了南方环境的复杂性。
- 映日戈明水帐寒:通过强烈的对比,描绘出阳光与寒冷的冲突,暗示了战争和人事的冷酷。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白鹇冠”隐喻领班的威严。
- 对比:南方的温暖与映日下的寒冷形成鲜明对照。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南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复杂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隘口:象征着通往未知的旅程。
- 弓号:代表战争与斗争。
- 白鹇冠:象征威严与地位。
- 冰雪:代表冷酷与坚硬的现实。
- 水帐:象征着流动与变化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隘口”指的是: A. 大门
B. 狭窄的通道
C. 船只
D. 战斗 -
“领班人戴白鹇冠”中的“白鹇冠”象征的是: A. 冷酷
B. 威严
C. 温暖
D. 变化 -
诗中提到“南徼无冰雪”是为了: A. 强调南方的温暖
B. 否定南方的传统印象
C. 描述北方的寒冷
D. 表达对冰雪的喜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谢少南与杜甫: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与人事的关系,但谢少南更注重细腻的环境描写,而杜甫则常蕴含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谢少南的这首诗,并增强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