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溪道中》

时间: 2025-01-04 09:42:51

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卢溪道中
作者: 李群玉

晓发潺湲亭,
夜宿潺湲水。
风篁扫石濑,
琴声九十里。
光奔觉来眼,
寒落梦中耳。
曾向三峡行,
巴江亦如此。

白话文翻译:

清晨出发时,听见小溪潺潺的声音;
夜晚在溪边的水中安眠。
风吹动竹林,扫过石头的溪流,
琴声传来,仿佛有九十里远。
光明从眼前涌来,
寒意在梦中滴落到耳边。
曾经去过三峡,
巴江的风景也是如此。

注释:

字词注释:

  • 潺湲: 小溪流水的声音。
  • : 竹子,常用于形容竹林。
  • 石濑: 石头的溪流,指溪水流经的石头部分。
  • 琴声: 这里指弹琴的声音,意境优美。
  • 光奔: 光亮涌动,形容光线的变化。
  • 寒落: 寒气降落,形容清晨的凉意。
  • 三峡: 指长江三峡,著名的自然景观。

典故解析:

  • 三峡: 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与险峻的地势。
  • 巴江: 巴江指的是长江的一段,历史上与巴蜀文化有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活跃于中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追求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道中,诗人或许是在外游历时,感受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情感,体现出对山水的深切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卢溪道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旅途情绪的诗作,诗中通过清晨和夜晚的交替,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晓发潺湲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耳边流淌的溪水声如同轻柔的音乐,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舒畅。夜幕降临,诗人在水边宿营,周围的自然景色与琴声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内心的感受,“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这两句通过光与寒的对比,表现出清晨的明亮与夜晚的寒冷,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提到的“三峡”和“巴江”,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怀念,也暗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生活的哲理,给人以深思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发潺湲亭:清晨出发,听到潺潺流水声,从亭子中走出,暗示了旅途的开始。
  2. 夜宿潺湲水:夜晚在溪水旁安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
  3. 风篁扫石濑:风吹竹林,掠过石头的溪流,生动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
  4. 琴声九十里:琴声遥远,传达了音乐的悠远与宁静,带有哲理的意味。
  5. 光奔觉来眼:晨光涌现,唤醒了沉睡的眼睛,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6. 寒落梦中耳:寒意从梦中传来,感受到早晨的清冷,暗示时空的变迁。
  7. 曾向三峡行:回忆过去的旅行,增添了诗的厚重感,显示对自然的向往。
  8. 巴江亦如此:总结自然的美好,呼应前文,表达对川江风景的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琴声九十里”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悠远。
  • 对比: 清晨与夜晚、光明与寒冷的对比,强化了诗的情感层次。
  • 拟人: “光奔觉来眼”,通过光的拟人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和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潺湲: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 竹林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琴声: 代表着艺术与内心的宁静。
  • 光与寒: 光象征希望与新生,寒则带有清冷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潺湲”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水声
    D. 鸟鸣

  2. “光奔觉来眼”中的“光”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伤感
    B. 希望
    C. 疲惫
    D. 黑暗

  3. 诗人回忆的旅行地包括哪些地方?
    A. 黄河
    B. 三峡
    C. 泰山
    D. 西湖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 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 王之涣《登鹳雀楼》: 通过壮丽的山河表达了壮志豪情,风格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群玉研究》

以上内容对《卢溪道中》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