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名:《柳花》
作者:李瓒 〔元代〕
泽国春馀江树尽,
柳花无数没凫翁。
每当白日飞晴雪,
似与游丝逐惠风。
灞上啼莺孤驿外,
隋堤归马夕阳中。
离人欲折还惊叹,
空对桑条恨不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片湿润的土地上,春天已经过去,江边的树木已然枯竭,成群的柳花漂浮在水面,连那在水中嬉戏的鸭子都淹没了。每当阳光明媚,白天的阳光像飞雪般洒落,似乎与游丝一起,随风飘荡。灞河岸边,黄莺在孤零零的驿站外啼叫,隋堤上,夕阳下马归来。离别的人想要折一枝柳花,却又惊叹不已,空对着桑树的枝条,心中对离别的怨恨无穷无尽。
注释
字词注释:
- 泽国:指湿润的地区,通常指水乡或江南地区。
- 凫翁:指水中的鸭子。
- 飞晴雪:形容阳光明媚,光辉灿烂。
- 游丝:指随风飘动的丝线,形容轻柔的感觉。
- 灞上:指灞河的岸边。
- 隋堤:即隋朝所建的堤坝,通常指水边的堤岸。
- 桑条:桑树的枝条,象征离别的惆怅。
典故解析:
- 灞河:古时诗人常在此地吟咏,因而成为诗歌的常见意象。
- 隋堤:隋朝时期修建的堤岸,历史悠久,给人以文化的厚重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瓒,元代诗人,字子尧,号秋水,生于今陕西省,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意境幽远。
创作背景:
《柳花》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感慨,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柳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离别的情感。开篇即以“泽国春馀江树尽”引入,描绘出春天的余韵,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柳花无数没凫翁”,更是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繁盛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中对阳光的描绘“白日飞晴雪”,将光与影的交替,温暖与寒冷的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是人生中欢乐与悲伤的交错。
后面的“灞上啼莺孤驿外”则带来了孤独的情感,黄莺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离别的哀愁。夕阳归马的画面,给人一种回归与思索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而结尾的“离人欲折还惊叹”,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泽国春馀江树尽: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江边的树木已经凋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 柳花无数没凫翁:柳花纷飞,鸭子在水中游动,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 每当白日飞晴雪:阳光灿烂,光芒四射,形象地描绘了晴天的温暖。
- 似与游丝逐惠风:柳花随风飘荡,轻柔的感觉与轻快的春风相得益彰。
- 灞上啼莺孤驿外:黄莺在孤独的驿站外鸣叫,渲染了孤独与离愁。
- 隋堤归马夕阳中:夕阳映照下的归马,给人一种温暖与宁静,同时又有归途的感伤。
- 离人欲折还惊叹:离别之人想折柳花,却因感慨而止步,代表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空对桑条恨不穷:面对桑树的枝条,心中对离别的怨恨无尽无穷,抒发了长久的思念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作飞雪,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阳光的明亮与温暖。
- 拟人:柳花随风飘荡,似乎与游丝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作品在音韵上更具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情感深邃而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代表着离别的惆怅。
- 黄莺:象征着春天的欢快与生命的活力,黄莺的孤鸣则更增添了离愁。
- 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桑条:象征着与过去的联系,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瓒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飞晴雪”主要形容什么?
A. 雪花
B. 阳光
C. 柳花 -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离愁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涉及离别主题,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李瓒的《柳花》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更强调壮丽的景观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瓒作品集》
以上资料为了解《柳花》的背景、意象及其艺术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该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