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春游偶憩静山禅院》

时间: 2024-09-19 20:49:54

隔溪村,临水店,行处误偏好。

趁寺寻钟,钟响冷于瀑。

粉梅才绽些儿,被谁烘坼,算晴色、朝来逾峭。

乱帆杳。

一半消入烟中,空潭剧幽窅。

小憩经房,无言只微笑。

此时正定吟魂,浦禽多事,又踏折、一枝烟筱。

意思解释

祝英台近 春游偶憩静山禅院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隔溪村,临水店,行处误偏好。
趁寺寻钟,钟响冷于瀑。
粉梅才绽些儿,被谁烘坼,算晴色朝来逾峭。
乱帆杳。一半消入烟中,空潭剧幽窅。
小憩经房,无言只微笑。
此时正定吟魂,浦禽多事,又踏折一枝烟筱。

白话文翻译:

隔着溪流是一个村庄,临近水边的小店,走到这里偏偏觉得特别好。
趁着去寺庙寻钟声,钟声在瀑布旁显得更加清冷。
刚刚绽放的粉梅花,究竟是谁在烘焙它,算是今晨的晴色比早晨更显峭拔。
乱帆已无影踪,一半消失在烟雾中,空潭深邃幽静。
小憩在经房,无言之中只微微一笑。
此时正是吟咏之魂,河边的鸟儿纷扰不已,又踏下了一枝烟筱。

注释:

  • 隔溪村:隔着溪流的村庄。
  • 临水店:靠近水边的小店。
  • 趁寺寻钟:利用去寺庙的机会寻找钟声。
  • 粉梅:粉色的梅花。
  • 烘坼:烘烤、打理的意思。
  • 晴色:晴朗的天气。
  • 乱帆杳:船帆混乱而消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约1685),名维崧,字梦阮,号石头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小令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游之际,诗人游览山水,留连寺庙,抒发了游玩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游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描绘了隔溪村和水边的小店,带着一种悠闲的气息。接着,诗人寻钟声而至寺庙,钟声与瀑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粉梅刚绽,意象生动,暗示春天的到来,诗人对生命的欣喜若狂。

“乱帆杳,一半消入烟中”,描绘了船只的消失,象征生活的变幻无常。空潭的幽静与小憩经房的微笑,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渗透了诗人内心宁静的情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隔溪村,临水店,行处误偏好。
    描述了诗人游览时的环境,表现出一种偶然的美好体验。

  • 趁寺寻钟,钟响冷于瀑。
    诗人寻求钟声,钟声在自然环境中显得更加清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 粉梅才绽些儿,被谁烘坼,算晴色朝来逾峭。
    粉梅的绽放象征春天的生机,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 乱帆杳。一半消入烟中,空潭剧幽窅。
    描述了船只的消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空潭的幽深则反映了内心的宁静。

  • 小憩经房,无言只微笑。
    诗人小憩时的无言之笑,表达了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领悟。

  • 此时正定吟魂,浦禽多事,又踏折一枝烟筱。
    诗人将吟咏与自然相结合,意象生动,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钟声比作清凉的瀑布声,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粉梅被赋予了“被谁烘坼”的形象,增加了生活气息。
  • 对仗:如“乱帆杳,一半消入烟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流: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流动。
  • 粉梅:象征春天与美好的新生。
  • 钟声: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乱帆: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粉梅”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B

  2. “乱帆杳”描述了什么意象? A. 船只的安静 B. 船只的消失 C. 船只的盛行
    答案:B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热爱与思考 C. 怨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诗作,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李白):同样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但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草的生长与死亡,表达了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汇集清代重要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