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咏霜》
时间: 2025-01-07 22:35:18意思解释
摸鱼儿 咏霜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向深秋芦花风起,吹散一天珠露。
六铢仙袂新裁薄,剪落冰丝千缕。
轻盈舞。还只恐素娥镜里深相妒。
欲留教住。柰晴色窥人,断云送暖,蓦地催归去。
更谁念,暗壁吟蛩正苦。
遥向征鸿低诉。
平沙野水朦胧影,难认白蘋香处。
春期误。
却早遣啼鹃血泪沾江树。
暝烟休护。
又何似明朝,天低日淡,散作萧疏雨。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季节,芦花随风起舞,吹散了一整天的露珠。轻薄的仙袂新裁,仿佛剪落了千缕冰丝。她轻盈地舞动,却又担心素娥在镜中嫉妒她的美丽。想要让她停留,却被晴朗的天色打量,断云送来温暖,忽然催促她回去。更有谁会想起,那暗壁上,蛩鸣正苦。远方的征鸿低低地诉说着。平沙野水中迷蒙的影子,难以辨认白蘋的香气。春天的期许被辜负,早早地让啼鹃的泪水沾湿了江边的树木。夜幕的烟雾不再保护。又怎能比得上明天,天空低沉,阳光淡薄,化作疏落的细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向深秋: 指进入深秋的季节。
- 芦花: 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花。
- 六铢仙袂: 六铢是古代一种轻薄的丝绸,仙袂指的是仙女的衣袍。
- 素娥: 传说中的嫦娥,象征美丽的女子。
- 柰: 何以、为什么。
- 断云: 指天空中断断续续的云朵。
- 征鸿: 指南飞的大雁,象征远行的游子。
- 白蘋: 水边的植物,象征清淡的香气。
典故解析:
- “素娥嫉妒”可见于古代诗词中描绘嫦娥的嫉妒之情,反映了美与嫉妒的主题。
- “啼鹃”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哲学、历史等多领域的大家。他的诗歌以清新、细腻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寄托,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诗歌鉴赏
《摸鱼儿 咏霜》是一首充满秋意与诗人情感的词作。开篇以“向深秋芦花风起”点出时节,借助自然描绘出一种萧瑟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感受。透过轻盈的舞姿,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然而又流露出对嫉妒与孤独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素娥镜里深相妒”,不仅是美的象征,也隐含着人际关系的复杂与脆弱。随着诗句发展,诗人由对美的赞美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在“春期误”一词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惋惜。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天的景象,兼具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深秋芦花风起: 描绘秋季的开始,风起时芦花随风摇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吹散一天珠露: 露水在阳光下蒸发,暗示着美好的瞬间转瞬即逝。
- 六铢仙袂新裁薄: 轻薄的衣袍映衬出女子的柔美,强调美的脆弱。
- 剪落冰丝千缕: 冰丝象征寒冷,表达了一种孤寂的美感。
- 轻盈舞: 轻快的舞姿传达出一种自由的感觉,但也带来嫉妒的情绪。
- 柰晴色窥人: 引出对晴朗天气的感慨,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 平沙野水朦胧影: 描述了一幅模糊的自然画面,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春期误: 暗示对未来的期望与现实的失落,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吹散一天珠露”形象地描绘了露水消散的景象。
- 拟人: “晴色窥人”使得自然元素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 “平沙野水朦胧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深刻地反映了人情与自然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花: 象征秋天的到来,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情感。
- 珠露: 代表清晨的美好瞬间,寓意着生命的短暂。
- 仙袂: 体现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 征鸿: 象征远方与离别,引发对故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向深秋芦花风起”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素娥镜里深相妒”中的“素娥”指的是谁?
- A. 仙女
- B. 嫦娥
- C. 王母
- D. 西王母
-
诗中提到的“春期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未来的期望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失落
- D.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摸鱼儿 咏霜》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夫之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两首词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王夫之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