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城门水塘书所见》

时间: 2025-01-04 11:00:46

环翠众山横。

只见游车不见城。

春涨昆明池上水,澄澄。

出没东西日月明。

林下午风轻。

石壆峥嵘似砥平。

行过虹桥双鹭立,亭亭。

博得佳人一笑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环翠众山横。只见游车不见城。春涨昆明池上水,澄澄。出没东西日月明。林下午风轻。石壆峥嵘似砥平。行过虹桥双鹭立,亭亭。博得佳人一笑成。

白话文翻译:

环绕的翠绿山峦横亘在眼前,只看见游玩的车队,城池却看不见。春天里,昆明池的水上涨,清澈透明。日月轮转,水波荡漾,闪烁着光辉。在林间的下午,微风轻轻拂面。石墙高峻,像磨平的砥石一样平整。经过虹桥,看到一对双鹭静静地立着,姿态优雅。这一切让我博得了佳人的一笑,仿佛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值得。

注释:

  • 环翠:环绕的翠绿山峦。
  • 游车:形容游玩的车队。
  • 春涨:春季水位上涨。
  • 澄澄:形容水清澈透明。
  • 出没:出现和消失。
  • 亭亭:形容姿态优雅,直立。
  • 佳人: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昆明池是古代著名的池塘,与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常常被用作诗词中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虹桥则是古代名桥,常用来描绘优雅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韶生,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昆明池的春水、青山、微风和双鹭的优雅姿态融入其中,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通过“只见游车不见城”一句,诗人强调了自然之美的隐秘与城镇生活的喧嚣之间的对比,反映出一种逃离城市喧嚣、追求自然宁静的向往。而“博得佳人一笑成”则在自然美的映衬下,赋予了这幅画面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感,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词意境优美,层次分明,仿佛带领读者漫步于春日的山水之间,感受那份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环翠众山横。
    描绘了四周青翠的山峦,给人宽广而宁静的感觉。

  2. 只见游车不见城。
    强调自然景观的宁静,游车的出现反衬出城池的缺席。

  3. 春涨昆明池上水,澄澄。
    通过“春涨”表现了春天的生机,水的清澈则象征了纯净。

  4. 出没东西日月明。
    描述了水面上日月交替的光影,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5. 林下午风轻。
    传达了林间的宁静与舒适,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6. 石壆峥嵘似砥平。
    石墙的高峻与平整,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与力量。

  7. 行过虹桥双鹭立,亭亭。
    描绘了优雅的双鹭,增添了自然景观的灵动。

  8. 博得佳人一笑成。
    结尾点明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传达了温暖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壆峥嵘似砥平”,形象地比喻了石墙的高耸与平整。
  • 对仗:如“出没东西日月明”,形成了和谐的音韵和节奏。
  • 拟人:用“亭亭”来形容双鹭,赋予其优雅的气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定与宁静。
  • :象征生机与流动。
  • 双鹭:象征优雅与美好。
  • 微风:象征轻盈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韶生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春涨昆明池上水,澄澄”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秋天的落叶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炎热
    •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中“博得佳人一笑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1. B) 王韶生
  2. B) 春天的生机
  3.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王韶生与李白的自然诗:李白的诗多以豪放、奔放著称,而王韶生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