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五日》

时间: 2025-01-01 15:56:21

行行客悄然,荒树落霞天。

独水万山合,孤城一弹悬。

风多夷汉杂,径尚虎狐穿。

傍楚能怀古,笙歌吊屈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行客悄然,荒树落霞天。
独水万山合,孤城一弹悬。
风多夷汉杂,径尚虎狐穿。
傍楚能怀古,笙歌吊屈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孤独而宁静的心境。行走在荒凉的环境中,落日的霞光映照着光秃的树木,显得格外寂寥。河水与万山相连,孤立的城市宛如一颗悬挂的弹丸。风声中夹杂着夷族与汉族的声音,山径上仍有虎狼出没。身处楚地,令人感怀古人,笙歌之声仿佛在为屈原的船只哀悼。

注释:

  • 行行:行走,行走的人。
  • :旅客,客人,这里指诗中的行者。
  • 荒树:指干枯的树木,表现出荒凉的景象。
  • 落霞:夕阳西下时的霞光,象征着孤独与寂寥。
  • 孤城:孤立的城市,暗示着远离繁华的孤独感。
  • 夷汉:指不同民族的混杂,这里表现出多元文化的交融。
  • :古代楚国,历史上有屈原等文化名人。
  • 笙歌:古代乐器和歌声,寓意着对历史的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胤适,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山水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昭平五日”作于诗人旅行期间,表达了他对孤独和历史的感慨。诗中的环境描写和情感抒发,反映了他在外游历时的心境,体现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游子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苍凉的面貌,充满了孤独感与历史感。开篇的“行行客悄然”,直接引入了一个行走在荒山野岭中的旅人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荒树落霞天”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落日的余晖与干枯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苍凉和感伤之感。

“独水万山合,孤城一弹悬”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独立的城市如同孤悬的弹丸,显得格外渺小。这种意象不仅反映了旅人的渺小与孤独,也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无情。接着的“风多夷汉杂”,展现了多样的文化交融与复杂的人生境遇,旅人行走在不同的文化中,似乎在思索着自己的身份与归属。

最后,诗人提到“笙歌吊屈船”,更是将个人抒怀与历史人物的感情相结合,屈原的悲情与旅人的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惆怅。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自然的苍凉,也有历史的厚重,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文化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行客悄然:行走的旅人静静无声,显得格外孤独。
  2. 荒树落霞天:荒凉的树木与落日的霞光,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3. 独水万山合:孤独的河流与高山相汇,表现出景象的辽阔。
  4. 孤城一弹悬:孤立的城市如同悬浮的弹丸,暗示着孤独与渺小。
  5. 风多夷汉杂:风中夹杂着不同民族的声音,表现文化的多样性。
  6. 径尚虎狐穿:小路上仍有虎狼出没,增添了野性的气息。
  7. 傍楚能怀古:在楚地,能够引发对古代的怀念。
  8. 笙歌吊屈船:笙歌声中哀悼屈原,连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独水万山合,孤城一弹悬”,构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城市被比作“弹”,强调其孤独的状态。
  • 意象:通过“落霞”、“孤城”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孤独与历史的交融。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树:象征着凋零与孤独。
  • 落霞: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孤城:暗示着人类的孤独与历史的沉重。
  • 笙歌:连接古今,引发对历史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行行客悄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兴奋
  2. “傍楚能怀古”中的“楚”指的是哪个历史文化?

    • A. 汉
    • B. 唐
    • C. 楚
  3. 诗中提到的“笙歌”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 A. 李白
    • B. 屈原
    • C. 杜甫

答案:

  1. B (孤独)
  2. C (楚)
  3. B (屈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较,苏胤适的诗更注重对孤独与历史的深思,李白则在怀古中融入了对人生豪情的表达。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苏胤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