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祖道无修》
时间: 2025-01-06 06:05: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祖道无修
侯善渊 〔元代〕
祖道无修,真常妙用,悟来表里相通。
灵光现处,照见杳冥中。
晃耀清虚浩大,无遮障拍塞冲融。
希夷甫,从来面目,返本复归空。
真空。明皎洁,唯然旷大,难测难穷。
一天吾道,寂湛出凡笼。
妙化方生正祖,通元首返本归宗。
超三界,移神脱壳,物外显阳踪。
白话文翻译:
祖传的道理并不需要修饰,真正的常道是妙用无穷,领悟后表里都能相通。
灵光显现的地方,照见那幽暗的深处。
在浩大清虚中闪耀,毫无障碍,拍打着塞阻,冲融而出。
那希夷之境,从来就有它的面目,返本归宗,回到空灵的状态。
真正的空灵,明亮而洁净,广阔而难以测量、穷尽。
我道在于一天,宁静而深邃,超出凡俗的束缚。
妙化正是祖道的生发,通达元首,回归本宗。
超越三界,移神脱壳,超然于物外,显现阳光的踪迹。
注释:
- 祖道:指祖先传下来的道理或教义。
- 真常妙用:真正的常道具备无穷的妙用。
- 灵光:指灵明的光辉,象征智慧的显现。
- 杳冥:深邃而幽暗的地方。
- 希夷:指一种清静无为的状态。
- 返本复归空:回归到本源的空灵状态。
- 真空:真实的空灵状态。
- 通元首:通达本源,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元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元代中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哲理性的作品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探讨道理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内心的修养与领悟。
创作背景:
《满庭芳·祖道无修》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元代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交相辉映,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体现了他对真理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庭芳·祖道无修》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词作,表达了对道理的领悟与追求,强调了“真常”的重要性。开篇即指出“祖道无修”,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和道理并不需要多加修饰,反而是自然流露的。整首词通过“灵光现处”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清晰而深邃的境界,仿佛在告诫人们去发现内心深处的真理。诗中提到的“真空”与“明皎洁”,不仅传达了哲学的空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开阔。
与此同时,词中对“超三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整首词意象丰富,情感深邃,体现了元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探讨,给人以强烈的思考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祖道无修:强调祖传的道理是自然的,不需修饰。
- 真常妙用:真正的常道可以发挥无穷的作用。
- 悟来表里相通:领悟后,内外都能达到和谐统一。
- 灵光现处:智慧的光辉在此显现。
- 照见杳冥中:能够照亮深邃幽暗的地方。
- 晃耀清虚浩大:清虚的境界浩大而闪耀。
- 无遮障拍塞冲融:没有障碍,能够自由流动。
- 希夷甫,从来面目:返本归宗,回到本源的状态。
- 真空:真实的空灵状态。
- 明皎洁,唯然旷大:明亮而洁净,广阔而深远。
- 难测难穷:这种状态难以测量和穷尽。
- 一天吾道:我的道理在于一片宁静。
- 寂湛出凡笼: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 妙化方生正祖:道理的妙用正是其生发之源。
- 通元首返本归宗:通达本源,回归到本宗。
- 超三界,移神脱壳:超越三界,精神得到解脱。
- 物外显阳踪:超然于物外,显现出生命的光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灵光”来比喻智慧的显现。
- 对仗:如“明皎洁,唯然旷大”,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如“真空”、“清虚”等,传达深邃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道”的领悟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超越,展现出诗人对真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的哲理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光:象征智慧与领悟。
- 真空:代表一种清净、纯粹的状态。
- 清虚: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广阔。
- 三界:佛教中的三界,象征世俗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祖道无修”,意思是: A. 祖传的道理需要修饰
B. 祖传的道理不需要修饰
C. 祖传的道理是错误的 -
词中所说的“灵光现处”象征着: A. 智慧的显现
B. 幽暗的地方
C. 物质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真空”意指: A. 真实的空灵状态
B. 物质的虚无
C. 心灵的封闭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将进酒》 李白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满庭芳·祖道无修》都表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前者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引发思乡之情,而后者则通过对“道”的探讨表达对哲理的领悟与思考。两者虽风格不同,但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与文学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