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赞道释寄助缘庐公武德》
时间: 2025-01-06 05:40:24意思解释
满庭芳 赞道释寄助缘庐公武德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原文展示
释氏禅宗,老君道祖,吕钟海蟾明天。
重阳立教,东海阐良缘。
唯度丘刘谭马,分异王郝先传。
将来去,十洲仙会,霞友性团圆。
成仙。非难易,行修八百,功了三千。
待天书紫诏,性命完全。
要出阳阴之壳,常无染万物无愆。
真了了,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释教的禅宗和道教的教祖老君,像吕洞宾、钟离权等人都在传授天理。重阳节时立教,东海传授良缘。世间的修行者如度丘、刘谭、马等,都在分传王郝的教义。将来我将前往十洲仙会,与天上的朋友团圆。成仙并非易事,修行八百年,功德圆满三千。等待天书的紫色诏旨,完成我的性命。要超脱阴阳的束缚,常常保持无染,万物都无过错。真理就在于,龟蛇相缠,阴气消尽,朝向元始之道。
注释
- 释氏禅宗:指佛教的禅宗。
- 老君道祖:道教的创始人老子。
- 吕钟海蟾:指吕洞宾和钟离权,二位道教名士。
- 重阳:指重阳节,为道教的重要节日。
- 十洲仙会:传说中仙人聚集的地方。
- 性命完全:指修行达到圆满的状态。
- 龟蛇蟠绕:象征阴阳的结合。
- 朝元:指回归本源,达成道教思想中的“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处玄,元代著名诗人,擅长道教和禅宗的诗作。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道教与佛教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寄托了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脱和成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道教与佛教的融合,反映了诗人对修行与成仙的向往。开头部分提到释教和道教,显示了诗人对两种思想的尊重与认同。重阳节作为一个重要的道教节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再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十洲仙会”,是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体现了人们对团圆与和谐的渴望。成仙之路充满艰辛,诗人通过“行修八百,功了三千”的表述,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和艰难性。最后的“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则突出了阴阳调和的思想,体现了道教的哲学理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界的描绘,又有哲学的思考,展示了刘处玄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释氏禅宗:引入佛教的禅宗,强调内心的修行。
- 老君道祖:道教的创始人,表明对道教的崇敬。
- 吕钟海蟾明天:提到著名的道教仙人,象征智慧和启悟。
- 重阳立教:重阳节作为教义传授的重要时刻。
- 唯度丘刘谭马:提到修行者,表现出对修行的重视。
- 分异王郝先传:表明教义的传播与传承。
- 将来去,十洲仙会:憧憬未来的理想境界。
- 成仙。非难易:强调成仙的艰难与不易。
- 行修八百,功了三千:修行的年限与成就的比喻。
- 待天书紫诏:期盼神灵的召唤与认可。
- 性命完全:追求圆满与和谐的状态。
- 要出阳阴之壳:渴望脱离世俗的束缚。
- 常无染万物无愆:理想的无染生活。
- 真了了:真理的明晰。
- 龟蛇蟠绕:象征阴阳结合,表达人生哲学。
- 阴尽去朝元:回归本源,达到理想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比作成仙,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龟蛇的意象象征着阴阳调和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修行与成仙的渴望,强调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释氏禅宗: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修行。
- 老君:道教智慧的象征,代表了宇宙的本源。
- 十洲仙会:理想的齐聚与团圆,象征和谐的境界。
- 龟蛇:象征阴阳,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十洲仙会”象征什么?
- A. 现实中的聚会
- B. 理想中的团圆
- C. 战争的场合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重阳立教”强调了__在道教中的重要性。
-
判断题:诗人认为成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错)
答案
- B
- 教义传承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处玄的诗更侧重于道教与禅宗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联系。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介绍刘处玄及其作品的学术书籍。
- 《道教与佛教的文化交融》- 论述道教与佛教的思想及其影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