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村东古冢》

时间: 2025-01-06 04:36:24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座古老的坟冢,周围有牛羊走过的小道。站在高处,心中感到悠然自得。回头望向村庄,只见荒芜的田地和长满杂草的地方。村里的人们不爱种花,反而种植栗树和枣树。自从来到这个村子后,才发现这里的风光原来如此美好。花儿稀少,黄莺也很少,年年春天悄然流逝。

注释:

  • :坟墓的意思。
  • 悠哉:形容心情悠闲自得。
  • 荒田草:指田地荒废,长满了草。
  • 栗与枣:两种果树,村民多种这两种树而不种花。
  • 风光好:形容自然环境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平易近人、关心民生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闲适的环境中,感受到古冢的宁静与村庄的荒凉,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村东古冢》通过对古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思。诗的开头描写了高低起伏的古冢,牛羊悠然走过的小道,营造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头望向村庄,看到的是荒芜的田地,反映出村民对自然的忽视和生活的单调。这里的“村人不爱花”,不仅是对村民生活方式的描述,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遗忘和对生活乐趣的缺失。

在诗的最后几句中,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春天的美好总是悄然而去,留下的只是寂寞与无奈。白居易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显示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低古时冢:描绘古冢的形态,暗示历史久远。
  2. 上有牛羊道:表示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状态。
  3. 独立最高头:表明诗人独自一人,心境悠然。
  4. 悠哉此怀抱: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5. 回头向村望:视角转变,关注村庄的现状。
  6. 但见荒田草:揭示村庄的荒凉与凋敝。
  7. 村人不爱花:反映村民的生活态度。
  8. 多种栗与枣:强调村民对实用性的偏好。
  9. 自来此村住:说明诗人对居住地的感受。
  10. 不觉风光好: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11. 花少莺亦稀:感慨自然生机的缺乏。
  12. 年年春暗老:表达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荒田草”与“栗与枣”相对。
  • 拟人:春暗老,赋予春天人的情感。
  • 比喻:古冢象征历史的沉淀和生命的轮回。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们生活状况的反思,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冢:象征历史与记忆。
  • 牛羊道:代表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荒田草:隐喻人们对生活的忽视。
  • 花与莺: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村民多种的树是: a) 桃树
    b) 栗树与枣树
    c) 橙树

  2. 诗人对村庄的感受是: a) 喜欢繁花似锦
    b) 感到荒凉与无奈
    c) 热爱热闹的生活

  3. “年年春暗老”中的“春”指代的是: a) 春天的花朵
    b) 春天的时光
    c) 春天的气候

答案

  1. b) 栗树与枣树
  2. b) 感到荒凉与无奈
  3. b) 春天的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登村东古冢》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社会状况的关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体现了唐诗多样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