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翁媪携持陌上哀,问之行答涕沾怀。
次男战死涪州界,欲问回军赎烬骸。
白话文翻译:
一个老夫妇在路上悲伤地走着,问我他们的儿子近况,我无奈地回答,眼泪已湿了我的胸怀。
他们的次子在涪州战死,想问问能否回军去赎回他的遗体。
注释:
- 翁媪:指老翁和老妪,代表年长的夫妇。
- 携持:携带,带着。
- 陌上:指乡间的小路。
- 问之行答:询问我,我回答。
- 涕沾怀:泪水沾湿了胸怀,表达悲伤。
- 次男:指第二个儿子。
- 战死:在战争中牺牲。
- 涪州:地名,位于今四川省。
- 回军赎烬骸:指回去军队,赎回烧焦的尸体。
典故解析:
涪州是古代的一个重要战场,此诗提及的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战争有关,反映出战乱对家庭的破坏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伯启,元代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的苦难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战乱频繁之际,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亲人,诗人通过描绘老夫妇的悲痛,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人间悲剧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夫妇的悲伤,情感真挚而深沉。开头两句通过“翁媪携持陌上哀”展现了老人的悲痛情景,紧接着的“问之行答涕沾怀”则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无奈。诗中通过老夫妇的询问和诗人的回答,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创伤。尤其是“次男战死涪州界,欲问回军赎烬骸”,一句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对战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人性的脆弱与悲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浓缩在几句之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翁媪携持陌上哀:描绘出老夫妇在乡间小路上悲伤的情景,使用了“携持”这一动作词,显示出他们的无助和对生活的依赖。
- 问之行答涕沾怀:通过对话的形式,表明诗人的无奈与痛苦,情感直接而真诚。
- 次男战死涪州界: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次子牺牲的事实使得家庭失去了支柱,体现出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痛苦。
- 欲问回军赎烬骸: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渴望和对遗体的无奈追索,显示出亲情的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翁媪”与“陌上”,形成对称。
- 拟人:通过“问之行答”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象征:战死的儿子象征着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老夫妇的悲痛,表达了对战争造成家庭破裂的深切同情,反映了人间对亲情、生命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控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翁媪:象征着年老的悲痛,代表着家庭中的长辈。
- 陌上:象征着生活的道路,暗示着人生旅途中的艰辛。
- 泪水:象征着无尽的悲伤与思念。
- 战死: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翁媪”指的是哪类人?
- A. 年轻人
- B. 老夫妇
- C. 战士
- D. 小孩
-
“次男战死”的意思是什么?
- A. 第二个儿子受了伤
- B. 第二个儿子在战斗中牺牲
- C. 第二个儿子回家了
- D. 第二个儿子在外地生活
-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忧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和对家庭的思念,而李白的《夜泊牛津》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两者都在不同的层面上探讨了战争与人性。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