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景光禄墓二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2:13:39

金天一代盛豪华,梦断槐安事可嗟。

破冢荒寒无发主,断碑零落在谁家。

颓垣斜日围秋草,宰树西风集暮鸦。

閒客不堪来吊古,摩挲翁仲看苔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天一代盛豪华,梦断槐安事可嗟。
破冢荒寒无发主,断碑零落在谁家。
颓垣斜日围秋草,宰树西风集暮鸦。
閒客不堪来吊古,摩挲翁仲看苔花。

白话文翻译:

在这辉煌的时代,金色的天空映衬着繁华盛世,但一梦已断,槐安的往事令人感慨唏嘘。破败的坟冢荒凉而寒冷,没有祭奠者,残破的碑石不知落入何家。斜阳照射在颓败的围墙上,秋草环绕,西风吹来,聚集了暮鸦。闲散的客人不忍心来这里吊古,只有摩挲着老翁的坟头,看那长满苔藓的花朵。

注释:

  • 金天:形容盛世的辉煌。
  • 槐安:指古代的一个地方,象征着安宁与美好。
  • 破冢:破败的坟墓。
  • 荒寒:荒凉而寒冷。
  • 发主:指祭奠者。
  • 断碑:残破的碑石。
  • 颓垣:倒塌的围墙。
  • 宰树:指树木的姿态。
  • 闲客:闲散的游客。
  • 翁仲:指老人的墓碑。
  • 苔花:苔藓上的花,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典故解析:

“槐安”象征着往昔的繁华与安宁,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古代的墓地常常成为人们追忆历史、缅怀先人的场所,诗中表现了对逝去辉煌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溥光,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情诗著称,作品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借古墓的破败来反映当时社会的衰败与人心的冷漠,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诗歌鉴赏:

《秋日过景光禄墓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光禄墓的荒凉景象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状的感慨。整首诗以金天的盛华开篇,形成鲜明的对比,随后转向破败的墓地,暗示着繁华的背后隐藏着的衰败与遗忘。金色的天空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梦断”则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人不禁思索:繁华终究会消逝,留下的只有冷清的坟墓与无尽的感慨。

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幽静,西风、暮鸦、秋草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渲染了悲凉的氛围。特别是“闲客不堪来吊古”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古人历史的惋惜和对现实的无奈,似乎在说,即使有再多的感慨,时间也无法逆转,历史的尘埃只能被遗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天一代盛豪华:描绘出一个辉煌的时代。
  • 梦断槐安事可嗟: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感叹,透露出一种失落感。
  • 破冢荒寒无发主:荒凉的坟墓,没有人来祭奠,象征着被遗忘的历史。
  • 断碑零落在谁家:破碎的碑石不知归属,反映出对历史的无奈。
  • 颓垣斜日围秋草:颓败的围墙与秋草交织,展现出秋天的荒凉。
  • 宰树西风集暮鸦:树木在西风中摇曳,暮鸦聚集,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 閒客不堪来吊古:闲散的客人对历史感到无奈,不愿前来吊唁。
  • 摩挲翁仲看苔花:诗人只得触摸墓碑,观察苔花,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天”比喻繁华的时代。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
  • 拟人:如“西风集暮鸦”赋予风和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逝去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无情的洞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天:辉煌的时代。
  • 槐安:象征安宁与美好的往事。
  • 破冢:代表历史的遗忘。
  • 秋草:象征凋零与凋谢的生命。
  • 暮鸦:暗示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天一代盛豪华”中的“金天”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繁华的时代
    • C. 金色的天空
      答案:B
  2. 诗中“梦断槐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B
  3. “闲客不堪来吊古”的意思是什么?

    • A. 游客喜欢吊古
    • B. 游客不愿意前来哀悼
    • C. 游客很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溥光的《秋日过景光禄墓二首 其二》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显豪情与壮志,而后者则带有悲凉与感慨,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溥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