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风收宿雾,霁景晓澄明。
青喜晴空出,红看旭日生。
游鱼翻浪短,乳燕掠泥轻。
衮衮春还半,应惭隐遁名。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风吹散了宿夜的雾气,天亮时分,晴朗的景色显得格外明亮。
晴空之下,青色的天空让人心情愉悦,红色的旭日正在升起。
游鱼在水中翻腾,浪花短暂而轻盈,燕子轻巧地掠过泥土。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我却因隐居而感到羞愧。
注释:
- 天风:天空中的风。
- 宿雾:夜间所积蓄的雾气。
- 霁景:雨后或雾后清新的景象。
-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 乳燕:小燕子,形态轻盈。
- 衮衮春:形容春天的繁盛景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隐遁名”,暗指隐居者对于名利的淡泊,反映了作者的自我反省与对自然的向往。隐遁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强调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琏,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怀。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游历武林至丁郭舟上,目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心生感慨,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与对春天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清晨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首联以“天风收宿雾,霁景晓澄明”开篇,描绘了清晨雾霭散去后的清新明亮,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着,“青喜晴空出,红看旭日生”则通过色彩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晨光初现的美丽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在后两联中,诗人将目光转向水中与空中的生物,游鱼与乳燕的描写,生动而富有动感,体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蓬勃。同时结尾“衮衮春还半,应惭隐遁名”则体现了诗人的反思与内心的矛盾: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他又感受到隐居生活带来的羞愧,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风收宿雾:天上的风将夜间的雾气吹散,象征着宁静与清新。
- 霁景晓澄明:雨后天晴,早晨的景色清澈明亮。
- 青喜晴空出:青色的天空让人感到愉悦。
- 红看旭日生:红色的旭日正在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
- 游鱼翻浪短:游动的鱼在水中翻腾,浪花轻轻一掀,富有生机。
- 乳燕掠泥轻:小燕子轻快地掠过泥土,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衮衮春还半: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体现出时间的流逝。
- 应惭隐遁名:诗人因隐居而感到羞愧,反思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鱼与燕子以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居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清新。
- 宿雾:代表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 晴空与旭日:象征希望与新生。
- 游鱼与乳燕: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诗中提到的“衮衮春还半”意味着什么?
- A. 春天已经结束
- B. 春天还有一段时间
- C. 春天来临
- D. 春天的天气不好
-
诗人对隐遁生活的态度是?
- A. 骄傲
- B. 羞愧
- C. 无所谓
- D. 否定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豪情。
- 李白《将进酒》:抒发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名利的无所谓。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晨起的惬意感受。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亦描写春天的气息,但更注重于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以上作品均在不同角度上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作者的情感,值得深入阅读与比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