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行》
时间: 2025-01-06 12:55: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秋涪江木落时,
臂枪走马谁家儿。
到今不知白骨处,
部曲有去皆无归。
遂州城中汉节在,
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
空令野营猛士悲。
白话文翻译
在去秋的涪江边,树木已经落叶,这时候,拿着枪骑马的孩子们都在谁家呢?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些白骨葬在哪里,曾经的部队都已离去,没有一个人返回。遂州城中仍然保留着汉人的节日,但在遂州城外,巴地的人却稀少。战场上的冤魂每夜都在哭泣,令人心痛的野营猛士只能感到无尽的悲哀。
注释
- 涪江:涪江,位于今四川省,是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地方,象征着战争和离别。
- 臂枪:指手持的枪,表现出战士的气概。
- 白骨:指战争中阵亡者的尸骨,暗示了战斗的惨烈。
- 部曲:古代军队,指士兵。
- 汉节:汉族的节日,象征文化传承。
- 巴人:指巴地的人民,反映当地的人口稀少。
- 冤魂:战死者的灵魂,充满悲伤和怨恨。
典故解析
“白骨”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指代死去的士兵,暗示战争的残酷。杜甫的诗作中常常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战乱带来的悲剧,而“汉节”则代表汉族文化的延续,显示出对故土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诗风沉郁,关注社会民生,作品多描绘百姓疾苦,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创作背景
《去秋行》是杜甫在动荡的时代中,目睹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后创作的。诗中流露出对生死离别的深切感叹,对战乱造成的痛苦表示同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去秋行》不仅展现了杜甫对战乱时代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开头提到的“涪江木落时”,暗示着秋天的凋零和生命的消逝,带来一种时光流逝的哀伤感。接下来的“臂枪走马谁家儿”,则通过对儿童战士的描绘,体现出战争对无辜生命的侵害。
“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失踪汇聚在一起,展现出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城中的节日与城外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出战争带来的痛苦。“战场冤魂每夜哭”,则用凄婉的意象,表达了无辜灵魂的哀号,令人感到心痛。
整首诗在悲伤的基调中,反映出杜甫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道精神的坚守。他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的毁灭,传达了诗人内心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秋涪江木落时:描绘了秋天的涪江,树木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
- 臂枪走马谁家儿:暗示战斗中的年轻士兵,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
- 到今不知白骨处:反映出人们对战死者的无知与遗忘,沉重的历史感。
- 部曲有去皆无归:强调了士兵们的失踪与战争的残酷。
- 遂州城中汉节在:城中仍有人庆祝节日,显示出生活的继续。
- 遂州城外巴人稀:对比之下,外面的荒凉与困境,展现了战争的影响。
- 战场冤魂每夜哭:表达了战死者的冤屈和无辜的悲哀。
- 空令野营猛士悲:野营的士兵只能感到无尽的悲伤,无法改变现状。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如“去秋涪江”与“遂州城中汉节”形成对比,增强了表现力。
- 拟人:如“冤魂每夜哭”,赋予灵魂以情感,增强悲剧感。
- 比喻:如“白骨”比喻战死者,形象而有力地传达了战争的惨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沉反思,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失落。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反映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涪江:象征着战乱中的故乡和曾经的宁静。
- 白骨:死亡和牺牲的象征,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
- 汉节:文化的延续,代表着对民族传统的珍视。
- 巴人:暗示战争导致的人口减少和社会的凋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骨”指的是什么?
- A. 战死者的尸骨
- B. 自然界的变化
- C. 人们的生活
-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秋天的描写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节日的庆祝
-
诗中“战场冤魂每夜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战乱中的春天,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兵车行》与《去秋行》:两首诗都关注战争对人民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人道的深刻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去秋行》: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两位诗人对人生和历史不同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