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萨天锡时居福建宪幕
春日江南郡,怀人杜若生。
乌啼建业树,客在福州城。
桂酒银壶重,华裾玉佩清。
题诗幕中罢,应得动高情。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江南,思念远方的朋友,像杜若花一样盛开。
乌鸦在建业的树上啼叫,而我身在福州的城中。
桂花酒装在银壶里,华丽的衣裳和玉佩显得清新。
在帷幕中写完这首诗,想必可以激起我心中的高昂情怀。
注释:
- 杜若: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思念之情。
- 乌啼:乌鸦的啼叫,象征孤独或思念。
- 建业:古代城市名,今南京。
- 桂酒:用桂花酿制的酒,代表美好祝愿。
- 华裾:华丽的衣裳,象征身份和品位。
- 高情:高昂的情感,通常指思乡或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克恭,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景物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吴克恭在福州任职期间,春日的江南激发了他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内心的高昂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在春日的江南,诗人以“春日江南郡”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怀人杜若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杜若花的清香与思念交织,显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乌啼建业树”一句,通过乌鸦的啼叫,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怀念。乌鸦常被视作孤独的象征,这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心境。此外,诗中提到的“桂酒银壶重”则表现出一份优雅的生活情趣,桂酒的醇香和银壶的重质感与诗人的身份和品位相呼应。
最后一句“题诗幕中罢,应得动高情”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总结,通过写诗来抒发内心的高昂情绪,给人以激励和启迪。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合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日江南郡:春天的江南,描绘出春日的温暖和生机。
- 怀人杜若生:思念的情感如杜若花般生机勃勃。
- 乌啼建业树:乌鸦在树上啼叫,暗示孤独和思乡情绪。
- 客在福州城:身处福州,表现出诗人的客居身份。
- 桂酒银壶重:桂花酒和银壶,展现诗人的优雅生活。
- 华裾玉佩清:华丽的衣裳和玉佩,暗示诗人的高雅品位。
- 题诗幕中罢:在帷幕中写完这首诗,体现诗人的自觉和表达。
- 应得动高情:写诗的过程让诗人感受到高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怀人杜若生”,将思念比作杜若的生长,形象生动。
- 对仗:如“桂酒银壶重,华裾玉佩清”,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展开,表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代表生机与希望。
- 杜若:象征思念和柔美。
- 乌啼:象征孤独与思乡。
- 桂酒:象征美好祝愿与生活的情趣。
- 华裾玉佩:象征身份、品位和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若”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思念
C. 友谊
D. 财富 -
诗人身处哪个城市? A. 建业
B. 福州
C. 杭州
D. 北京 -
诗中提到的“桂酒”是指?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衣服
D. 一种水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 吴克恭的《寄萨天锡时居福建宪幕》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友人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前者更侧重于思念,后者则表达了诗人与月的对话,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吴克恭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元代文学与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