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王孙
作者: 谢应芳 〔元代〕
齐云一炬起红烟。
顷刻烟销事已迁。
折戟沉沙月烂船。
问祈连。
安得河清亿万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团红烟在齐云中升起,顷刻间烟雾消散,事情也已经改变。战败的刀戟沉在沙滩上,月光下的船只已经破烂。问天祈求,何时才能让河水清澈,持续亿万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齐云:指齐国的云,形容天空。
- 一炬:一团火焰。
- 红烟:红色的烟雾,象征着战争的残酷或哀伤。
- 折戟沉沙:折断的戟沉入沙中,象征战争的失败。
- 月烂船:月光下的船只残破不堪,寓意失落。
- 安得河清:如何才能让河水清澈,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 河清:出自《诗经》,常用来形容国家稳定和谐的理想状态。诗人用此典故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应芳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诗作的深邃和感情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露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诗歌鉴赏:
《忆王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战争带来的伤痛和对和平的渴求。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开头用“齐云一炬起红烟”引入,描绘了战争的场景,红色的烟雾象征着暴力和破坏。接着“顷刻烟销事已迁”表明了事态的迅速变化,反映出战乱带来的无常。
“折戟沉沙月烂船”则通过具体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无情。戟的折断和船的破烂,暗喻了无数生命的失落与历史的悲惨。最后一句“安得河清亿万年”表达了诗人对稳定与平和的期盼,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凝重,意象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齐云一炬起红烟:开篇描绘战争的场景,红烟象征着战斗的开始。
- 顷刻烟销事已迁:转瞬之间,战斗结束,局势已然改变,反映出历史的瞬息万变。
- 折戟沉沙月烂船:通过具体意象表现战争的惨痛,戟和船都是战争的象征,代表着失败和破败。
- 问祈连:发出疑问,表达对未来的祈愿。
- 安得河清亿万年:渴望持久的和平与安宁,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红烟”比喻战争的惨烈。
- 对仗:如“折戟沉沙”与“月烂船”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戟、船象征着战争与和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回顾,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渴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烟:象征战争与破坏。
- 折戟:象征失败与无奈。
- 月烂船:象征失落与凋零。
- 河清:象征美好与和谐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齐云一炬起红烟”中的“红烟”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自然
-
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主要表现在哪一句?
- A. 顷刻烟销事已迁
- B. 折戟沉沙月烂船
- C. 安得河清亿万年
答案:
- B. 战争
- C. 安得河清亿万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描绘了战乱中的国家与人民的苦难,与《忆王孙》同样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但杜甫更侧重于写实的痛苦,而谢应芳则更倾向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