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光启丁未别山
草堂琴画已判烧,
犹托邻僧护燕巢。
此去不缘名利去,
若逢逋客莫相嘲。
白话文翻译:
在草堂中,琴和画已经被烧毁,然而我仍托付给邻近的僧人去保护那燕子的巢。此次出行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如果在路上遇到失意的朋友,请不要嘲笑我。
注释:
- 草堂:指的是草屋,诗人居住的地方。
- 琴画:指代诗人所喜爱的琴和绘画艺术。
- 判烧:指琴和画被判定为烧毁。
- 犹托:仍然托付。
- 邻僧:住在附近的僧侣。
- 燕巢:燕子的巢,象征着温暖的家。
- 不缘名利去:不为了名利而去,表达了一种淡泊的情怀。
- 逋客:失意之人,泛指漂泊在外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长,号秋水,唐代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情感细腻,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名利的淡漠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可能因缘故离开草堂,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光启丁未别山》是一首充满淡泊与清新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通过“草堂琴画已判烧”,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无奈与惋惜,但紧接着提到“犹托邻僧护燕巢”,则展现了诗人依然对温暖生活的关怀和期盼。这种情感的转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伤感,夹杂着一丝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并不因为失去而沉沦,反而在离别中选择以无名无利为出发点,体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尾句“若逢逋客莫相嘲”则传达了一种对朋友的理解与包容,诗人希望外界能理解他的选择,而不是嘲笑他的追求。这种情感的流露,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善意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堂琴画已判烧:描绘了诗人草堂中的琴和画被烧毁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变迁。
- 犹托邻僧护燕巢:虽然物质损失,但诗人仍希望有温暖的家(燕巢)被保护,体现了对家园的眷恋。
- 此去不缘名利去:明确表态此次出行不是为了追逐名利,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若逢逋客莫相嘲:希望他人在遇到失意朋友时,能给予理解而非嘲讽,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琴画”与“燕巢”,形成和谐的意境。
- 象征:燕巢象征着温暖的家和对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 草堂:象征着简朴、宁静的生活。
- 琴画:代表了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燕巢:象征温暖、归属感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草堂琴画已判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喜
C. 愤怒 -
“若逢逋客莫相嘲”中的“逋客”指的是: A. 成功人士
B. 失意之人
C. 故人 -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友情与理解
C. 归隐山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司空图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司空图则更关注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相关的文论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