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止谤》
时间: 2025-01-01 14:23:05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
意思解释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原文展示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白话文翻译
厉王残暴,百姓对王的谗言四起。召公对王说,民众已经忍受不住这样的统治了!王愤怒,找来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谤言者。若有人告发,便杀之。百姓无人敢言,大家只能以目相视。王高兴地告诉召公:“我已经能平息谤言了,他们都不敢说了。”召公说:“这只是暂时的压制而已。阻止民众发声,比阻止河流更加严重。河流被堵塞后,必定会溃决,伤害的人也会很多,民众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治理河流的人要疏通水道,治理民众的人要宣扬他们的声音。天子听政,要让公卿、士人献诗、瞽者献乐、史官献文、教师教诲、工匠谏言、百姓传语、近臣规劝、亲戚补充、瞽者和长者修正,之后再让王斟酌,这样事情才能顺利进行。民众的声音如同土地上的山川,财富的源泉如同土地的肥沃,衣食的来源则在这里。口中的宣言能使善行生发。行善而预备应对失败,这样才能让财富和衣食丰盈。民众心中有忧虑而表达于口,形成并付诸实践,岂能被压制?若压制他们的发言,又能得到什么呢?王不听,于是百姓无人敢说话。三年后,厉王被流放于彘地。
注释
- 厉王: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残暴的统治者。
- 召公:召公奭,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家,以忠直闻名。
- 谤者:指那些对统治者进行诽谤的人。
- 防川:防止河流的泛滥。
- 公卿、列士:指的是统治者的高级顾问和士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此诗的具体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气。
- 创作背景:在残暴的统治下,民众苦不堪言,召公为了劝谏王而作此诗,以警示其治理的误区。
诗歌鉴赏
《召公谏厉王止谤》是一首以劝谏为主题的古诗,展现了召公作为忠臣的智慧与勇气。全诗通过对厉王的直言不讳,揭示了压制民众言论的危害,强调了民众声音的重要性。召公用河流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民意被压制的后果,若不及时疏导,终将酿成更大的灾难。诗中提到的各种社会角色,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言论自由的追求与对统治者责任的呼唤。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也是对后世统治者的警示,强调了“民之有口”的重要性,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每一句都蕴含深意,从对王的指责到对民众的呼喊,逐步展开,表现出召公的忧虑与无奈。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量,如将民众的声音比作山川,强调不可忽视的现实。
- 主题思想:全诗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与暴政的危害,呼吁统治者倾听民声,施行良政。
意象分析
- 河流:象征民意与民生,流动而不可阻挡。
- 口:象征民众的声音与表达,代表了民众的心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召公劝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 赞美王的政绩
- B. 指责王的暴政
- C. 建议王扩张领土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防川”比喻了什么?
- A. 对河流的治理
- B. 对民众言论的压制
- C. 对国家财富的管理
- 答案:B
参考资料
- 《论语》
- 《史记》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探讨忠诚与政治。
- 《春秋左传》:记录春秋时期的政治事件与思想。
诗词对比
- 对比《离骚》中的忠诚与反思,揭示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 对比《庐山谣》,同样表达对政治的思考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