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胥台露》

时间: 2024-12-29 20:13:59

胥台既落构,荆棘稍侵扉。

栋拆连云影,梁摧照日晖。

翔鹍逐不及,巢燕反无归。

唯有团阶露,承晓共沾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胥台露
作者: 庾抱 〔唐代〕

胥台既落构,荆棘稍侵扉。
栋拆连云影,梁摧照日晖。
翔鹍逐不及,巢燕反无归。
唯有团阶露,承晓共沾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辉煌的胥台(古代官吏的台榭)如今已是破败不堪,杂草丛生,门扉被荆棘侵扰。屋顶的栋梁已被风雨折断,阳光透过破损的屋顶洒在地面上。高飞的鹍鸟追逐不及,燕子巢归却无处可归。唯有清晨的露水,依旧在台阶上静静地承载着晨曦,沾湿了衣衫。

注释:

  • 胥台:古代官吏的台榭,象征权力和繁华。
  • 荆棘:一种野生植物,象征荒凉和被遗弃。
  • 栋拆:屋顶的横梁已断裂,表明建筑的破败。
  • 翔鹍: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和追求。
  • 巢燕:燕子,象征归宿和安宁。
  • 团阶:圆形的台阶,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设计。

典故解析:

“翔鹍逐不及,巢燕反无归”一句中提到的鹍鸟和燕子,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鹍鸟高飞,象征着追求理想和目标;而燕子则是归家的象征,反衬出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抱,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常常关注社会变迁与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的某个时期,反映了诗人目睹衰败景象后内心的感慨,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的环境有关。

诗歌鉴赏:

《赋得胥台露》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思索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曾经辉煌的地方如今的荒凉与无人问津。诗的开头通过“胥台既落构,荆棘稍侵扉”两句,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借助“栋拆连云影,梁摧照日晖”进一步深化了对破败景象的描绘,画面中的光与影交错,形成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接下来的“翔鹍逐不及,巢燕反无归”,则引发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思。诗人用鹍鸟与燕子的对比,突显了追求与归属之间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一联“唯有团阶露,承晓共沾衣”以清晨的露水作结,既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美好,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过往的怀念。整首诗在沉重的情感中又透出一丝恬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胥台既落构:胥台已经破败,结构松动。
  2. 荆棘稍侵扉:荆棘渐渐侵入门扉,象征荒凉。
  3. 栋拆连云影:屋顶的横梁已断,屋内阴影交错。
  4. 梁摧照日晖:阳光透过破碎的梁,洒在地上。
  5. 翔鹍逐不及:高飞的鹍鸟追逐不及,象征理想无法实现。
  6. 巢燕反无归:燕子却无法归巢,反映出失落感。
  7. 唯有团阶露:唯有台阶上的露水,象征清晨的希望。
  8. 承晓共沾衣:清晨的露水沾湿了衣衫,带来一丝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翔鹍”与“巢燕”,通过鸟类的象征意义表达追求与归属。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破败的胥台,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胥台:象征权力与繁华的消逝。
  • 荆棘:象征被遗弃与荒凉。
  • 鹍鸟与燕子:象征追求与归属的对立。
  • 露水:象征清晨的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胥台既落构”中的“胥台”指的是什么?

    • A. 官府的台榭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巢燕”象征什么?

    • A. 追求
    • B. 归宿
    • C. 离别
  3.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商隐的《无题》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情感更加沉重。
  • 李商隐的《无题》则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关注个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