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

时间: 2025-01-01 17:34:23

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

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

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
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
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

白话文翻译:

何曾想过,漏水的客人,
在这清幽的夜晚,竟显得如此从容。
暂时离去的车子,迎接着飞来的雉鸟,
我依然随侍在护法的龙旁。
香烟轻轻飘向月亮,
山林间静静地听到钟声。
郢曲传来甘露,
尘世的心灵洗净了多少层污垢。

注释:

  • 漏客:指漏水的客人,暗指不速之客或流浪者。
  • 清夜:指宁静的夜晚。
  • 车雉:指迎接的雉鸟,象征着吉祥和喜庆。
  • 护法龙:可能是指守护的神灵或护法神。
  • 香烟:指香火的烟雾,通常与祭祀有关。
  • 林岭:指山林的岭峦。
  • 郢曲:古代的一种曲调,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号逸人,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其诗以清新、自然、工整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志。生平多游历,诗风受王维、孟浩然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至龙池寺时,受到寺中清幽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清夜、香烟和钟声,展现出一种恬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扰的逃避。开篇的“宁知待漏客”便引入了一个孤独的形象,似乎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流逝。通过“暂别迎车雉”,诗人将离别与相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传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期待。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夜景,月光下的香烟飘荡,钟声在静谧的山林中回响,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安慰。最后两句“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则将诗意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暗示着音乐与甘露的作用,能够洗净世俗的烦恼,从而达到一种超脱的境地。

整首诗在意象的安排上精致细腻,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人生及友谊的深刻思考,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宁知待漏客”:通过问句引出思考,表达对孤独客人的同情。
  2. “清夜此从容”:清幽的夜晚让人心境从容自得。
  3. “暂别迎车雉”:短暂的离别迎接飞来的雉鸟,寓意吉祥。
  4. “还随护法龙”:继续陪伴在护法的神灵旁,暗示对神灵的依赖。
  5. “香烟轻上月”:香烟在月光下轻轻上升,营造出宁静氛围。
  6. “林岭静闻钟”:在静谧的山林中听到钟声,增添了诗的意境。
  7. “郢曲传甘露”:美好的音乐如甘露般滋润心灵。
  8. “尘心洗几重”:指经过音乐的洗礼,心灵获得净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甘露,形象生动。
  • 对仗:如“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香烟和钟声赋予生命,增添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音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烦恼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孤独与流浪。
  • :代表宁静、思考与内省。
  • 香烟:象征着祭祀、神秘和连接天地的纽带。
  • 钟声: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的作者是?

    • A. 王维
    • B. 钱起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香烟”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神秘与祭祀
    • C. 友情
    • D. 时间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友情的珍视与内心的宁静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钱起的《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作者:李某某)
  • 《中国古典诗歌导读》(作者:张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