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癸卯除夕》

时间: 2024-09-19 20:41:06

腊鼓蓬蓬岁又阑,漫天风雪一家寒。

衣馀敝絮悲难补,柴是青松湿未乾。

酬令节,荐辛盘,高烧红烛照团圞。

儿斟柏酒陪爷饮,女折梅花送母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词名称: 鹧鸪天 癸卯除夕
作者: 刘凤梧 〔近代〕

腊鼓蓬蓬岁又阑,
漫天风雪一家寒。
衣馀敝絮悲难补,
柴是青松湿未乾。
酬令节,荐辛盘,
高烧红烛照团圞。
儿斟柏酒陪爷饮,
女折梅花送母看。

白话文翻译

腊鼓声声,年岁又到了尽头,
漫天的风雪让人感到寒冷。
衣服已经破旧,难以修补,
柴火是湿的青松,尚未干透。
为了庆祝节日,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高高的红烛照亮了团圆的场面。
儿子斟满柏酒陪着父亲饮酒,
女儿折下梅花送给母亲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鼓: 腊月时节的鼓声,象征年末的庆祝。
  • : 尽头、结束。
  • 敝絮: 破旧的棉絮,指寒冷时节的衣物。
  • : 烧火用的木材。
  • 青松: 湿润的松木,象征岁末的寒冷与不易。
  • 荐辛盘: 端上丰盛的食物,辛为辛辣的食物。
  • 团圞: 团圆的意思,形容家庭团聚的温暖。
  • 柏酒: 用柏树制作的酒,象征健康和长寿。

典故解析:

  • 腊八节: 腊鼓通常在腊八节时敲响,代表迎接新年的到来。
  • 梅花: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尤其在寒冬中更显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凤梧,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癸卯年除夕之际,正值寒冬,作者通过描绘家庭团圆的场景,表达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家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癸卯除夕》以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团圆的情景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除夕夜的感受。诗的开头以“腊鼓蓬蓬岁又阑”引入,声声腊鼓不仅唤起了辞旧迎新的情绪,也暗示着一年即将结束的感慨。接下来的“漫天风雪一家寒”描绘了严寒的景象,突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衣馀敝絮悲难补”,表达了生活的艰辛,而“柴是青松湿未乾”则进一步加深了寒冷的氛围,寓意着生活的困境。尽管如此,诗人在“酬令节,荐辛盘”中找到了节日的乐趣,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儿斟柏酒陪爷饮,女折梅花送母看”,展现了浓厚的亲情与温暖的家庭氛围,突显了传统节日的温馨与团聚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寒冷的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对家庭、生活的深切思考与真挚情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团圆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鼓蓬蓬岁又阑: 腊月的鼓声响起,岁末已至,营造出一种辞旧迎新的氛围。
  2. 漫天风雪一家寒: 寒冷的雪花飘落,让人感受到寒意,暗示家庭的温暖尤为珍贵。
  3. 衣馀敝絮悲难补: 表达了生活的窘迫,衣物破旧,难以修补,反映出社会的苦难。
  4. 柴是青松湿未乾: 湿柴无法生火,象征着生活的困顿与不易。
  5. 酬令节,荐辛盘: 家庭聚会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体现了节日的喜庆。
  6. 高烧红烛照团圞: 红烛的光辉照亮了团圆的场景,象征着家庭的温暖。
  7. 儿斟柏酒陪爷饮: 儿子为父亲斟酒,表现出对长辈的尊敬与孝心。
  8. 女折梅花送母看: 女儿为母亲折梅花,展现对母亲的关爱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腊鼓”与“青松”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尽管生活艰难,但在节日的氛围中,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更加温暖,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鼓: 传统节日的象征,代表辞旧迎新的氛围。
  • 风雪: 寒冷的自然环境,象征生活的困境。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红烛: 家庭温暖与团圆的象征,承载着亲情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家庭团圆
    C. 自然景色

  2. “衣馀敝絮悲难补”中的“敝絮”指的是什么?
    A. 新衣服
    B. 破旧的棉絮
    C. 春天的花朵

  3. “儿斟柏酒陪爷饮”表达了什么?
    A. 孩子对父亲的尊重
    B. 朋友之间的友谊
    C. 对外界的逃避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元日》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都表现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鹧鸪天》则展现了节日的团聚与温暖。
  • 《元日》通过描绘新年的景象,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与《鹧鸪天》的节日氛围相呼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