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氏丛竹轩》

时间: 2024-09-19 21:35:19

高轩自虚旷,幽竹亦丛生。

苔石寒依玉,风泉夜炙笙。

治冠轻可著,酝酒绿因名。

好折青鸾尾,仙坛扫月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张氏丛竹轩 倪瓒 〔元代〕

高轩自虚旷,幽竹亦丛生。 苔石寒依玉,风泉夜炙笙。 治冠轻可著,酝酒绿因名。 好折青鸾尾,仙坛扫月明。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轩阁自然空旷,幽静的竹林也丛生茂密。 苔藓覆盖的石头寒冷如玉,夜晚的风泉声如同炙笙之音。 整理好的冠帽轻巧可戴,酿造的酒因绿色而得名。 喜欢折断青鸾的尾羽,在仙坛上扫去月光的明亮。

注释:

  • 高轩:指高大的房屋或阁楼。
  • 虚旷:空旷,空阔。
  • 幽竹:幽静的竹林。
  • 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
  • 寒依玉:形容石头寒冷如玉。
  • 风泉:风吹过泉水发出的声音。
  • 炙笙:炙热的笙音,形容声音热烈。
  • 治冠:整理好的帽子。
  • 酝酒:酿造的酒。
  • 绿因名:因颜色绿而得名。
  •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仙坛:神仙的祭坛或修炼之地。
  • 扫月明:扫去月光的明亮,可能指在月光下进行某种仪式或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擅长山水诗。倪瓒的画作和诗作都深受后世推崇,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竹林轩阁,以及在其中进行的雅致活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竹林轩阁,以及在其中进行的雅致活动。首句“高轩自虚旷,幽竹亦丛生”即展现了轩阁的空旷与竹林的幽静,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的“苔石寒依玉,风泉夜炙笙”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增强了这种幽静的氛围。诗的后两句“治冠轻可著,酝酒绿因名”和“好折青鸾尾,仙坛扫月明”则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雅致活动,如整理冠帽、酿酒、折青鸾尾羽等,这些活动都充满了诗意和仙气。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雅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轩自虚旷,幽竹亦丛生”:首句即展现了轩阁的空旷与竹林的幽静,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2. “苔石寒依玉,风泉夜炙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增强了这种幽静的氛围,苔石的寒冷如玉,风泉的声音如同炙笙之音。
  3. “治冠轻可著,酝酒绿因名”: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雅致活动,如整理冠帽、酿酒等。
  4. “好折青鸾尾,仙坛扫月明”:这些活动都充满了诗意和仙气,如折青鸾尾羽,在仙坛上扫去月光的明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苔石寒依玉”,将苔石的寒冷比作玉的寒冷。
  • 拟人:如“风泉夜炙笙”,将风泉的声音拟人化为炙笙之音。
  • 对仗:如“高轩自虚旷,幽竹亦丛生”,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雅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高轩:象征着空旷与宁静。
  • 幽竹:象征着幽静与生机。
  • 苔石:象征着寒冷与静谧。
  • 风泉: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和谐。
  • 青鸾:象征着吉祥与仙气。
  • 仙坛:象征着超脱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苔石寒依玉”中的“依玉”是什么意思? A. 依靠玉石 B. 寒冷如玉 C. 玉石上的苔藓 答案:B
  2. 诗中“好折青鸾尾”中的“青鸾”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酒 答案:A
  3. 诗中“仙坛扫月明”中的“扫月明”是什么意思? A. 扫去月光的明亮 B. 在月光下扫地 C. 扫去月亮的阴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描绘了竹林中的幽静生活,与倪瓒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意境。
  • 苏轼的《赤壁赋》:虽然题材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竹里馆》与倪瓒的《题张氏丛竹轩》:两者都描绘了竹林中的幽静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倪瓒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元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 《王维诗选》:可以对比王维的诗作,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