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时间: 2024-09-19 21:35:18

闻说四明道,山川似若耶。

去依阿育塔,还宿梵王家。

野井封残雪,江船聚晚沙。

光公强健否,持底作生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 倪瓒 〔元代〕

闻说四明道,山川似若耶。 去依阿育塔,还宿梵王家。 野井封残雪,江船聚晚沙。 光公强健否,持底作生涯。

白话文翻译:

听说四明山的道路,那里的山川景色仿佛若耶溪一般美丽。 你要去依傍阿育王的塔,回来时还会住在梵王家中。 野外的井边还残留着雪,江上的船只在晚霞中聚集在沙滩上。 光公,你身体还强健吗?你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呢?

注释:

  • 四明道:指四明山的路,四明山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
  • 若耶:若耶溪,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以风景秀丽著称。
  • 阿育塔:阿育王的塔,阿育王是古印度的一位著名国王,以佛教的传播者著称。
  • 梵王家:指佛教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 光公:可能是指一位僧人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山水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是倪瓒送别一位僧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僧人旅途的关心和对佛教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有隐逸之志。倪瓒通过送别僧人,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清净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倪瓒的这首《送僧》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僧人即将踏上的旅途和归宿。诗中“山川似若耶”一句,既展现了四明山的美丽,又隐含了对若耶溪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后文通过对僧人旅途的细节描写,如“野井封残雪”和“江船聚晚沙”,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画面感。结尾询问“光公强健否”,流露出诗人对僧人身体状况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四明道,山川似若耶。” —— 诗人听说四明山的道路,那里的山川景色仿佛若耶溪一般美丽。
  2. “去依阿育塔,还宿梵王家。” —— 僧人要去依傍阿育王的塔,回来时还会住在梵王家中。
  3. “野井封残雪,江船聚晚沙。” —— 野外的井边还残留着雪,江上的船只在晚霞中聚集在沙滩上。
  4. “光公强健否,持底作生涯。” —— 光公,你身体还强健吗?你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山川似若耶”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四明山的山川比作若耶溪,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野井封残雪,江船聚晚沙”中,“野井”与“江船”,“封残雪”与“聚晚沙”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旅途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僧人生活的尊重。诗中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清净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 四明道:象征着僧人的旅途和修行之路。
  • 若耶:象征着美丽和宁静的自然环境。
  • 阿育塔:象征着佛教的神圣和僧人的信仰。
  • 梵王家:象征着僧人的归宿和清净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明道”位于哪个地区? A. 浙江省宁波市 B. 浙江省绍兴市 C. 江苏省苏州市 D. 福建省福州市

  2. “若耶”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美丽和宁静的自然环境 B. 繁华的城市 C. 荒凉的沙漠 D. 险峻的山脉

  3. 诗中的“光公”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僧人的尊称 B. 一座寺庙的名字 C. 一种佛教仪式 D. 一种植物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是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杜甫的《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倪瓒的《送僧》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是送别诗,但倪瓒的诗更侧重于对僧人生活的描写和对佛教生活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元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倪瓒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