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齐兴诗》
时间: 2024-09-19 21:29: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山嵷百里,汉广流无极。
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
川隰同幽快,冠冕异今昔。
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谁知京洛念,仿佛昆山侧。
向夕登城濠,潜池隐复直。
地迥闻遥蝉,天长望归翼。
清文忽景丽,思泉纷宝饰。
勿言修路阻,勉子康衢力。
曾厓寂且寥,归轸逝言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荆山的雄伟与汉水的浩渺,北方星斗在空中飞驰,南方的朝云色彩斑斓。山川的幽静令人心旷神怡,但如今的冠冕与昔日大相径庭。提到子肃的成就,我却在三冬的寒冷中滞留。谁能理解京洛的思念,仿佛身处昆山之侧。傍晚时分登上城墙,隐秘的池塘静悄悄地横亘在面前。土地遥远,听得见蝉鸣,天空悠长,盼望着归来的鸟翼。清澈的文字映照着美丽的景色,思绪如泉涌动,装饰着美好的回忆。不要说修路的艰难,要努力让自己在康庄大道上前行。曾经的山峦寂寥空旷,归去时轻声细语。
注释
- 荆山:地名,指荆州地区的山。
- 汉广:指汉水,流域宽广。
- 子肃:指王子肃,诗人提及其成就。
- 京洛:指京城与洛阳,代表中原文化的中心区域。
- 昆山:传说中的美山,象征美好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384年-416年),字允和,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生于东晋,世称“谢家三杰”之一,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答张齐兴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岁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抒发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这首诗是在与朋友张齐兴的诗歌交流中应答而作,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思考与情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首联以“荆山嵷百里,汉广流无极”开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无尽的胸襟与豪情。接下来的“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则通过对比北方星空与南方朝云,体现了诗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向往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子肃两岐功”与“我滞三冬职”,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与不满,表达了对成就与理想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王子肃的钦佩。通过“京洛念”与“昆山侧”的对比,诗人触及到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的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在后面的描写中,“潜池隐复直”与“地迥闻遥蝉”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整首诗在清新中带着一丝忧伤,既有对当下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形成了一种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山嵷百里:描绘荆山的壮丽与辽阔。
- 汉广流无极:汉水的浩瀚,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
- 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对比北方星空和南方晨云,体现了地域差异与诗人的思考。
- 川隰同幽快:山川的幽静与宁静令人心旷神怡。
- 冠冕异今昔:指现实与过去的巨大差异。
- 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表达对王子肃成就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自我失落。
- 谁知京洛念,仿佛昆山侧:思念故乡的情感,与理想之地昆山相对照。
- 向夕登城濠:傍晚时分登上城墙,暗示归家的愿望。
- 地迥闻遥蝉,天长望归翼:自然音响与归家愿望的交织,表现出对归属的渴望。
- 勿言修路阻,勉子康衢力:劝勉自己,不应因困难而退缩。
- 曾厓寂且寥,归轸逝言陟:总结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形成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生理想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展开,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对成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山:象征故乡的壮丽与深厚的文化背景。
- 汉水:象征广阔与流动,代表着人生的无尽可能。
- 星斗:象征理想与追求,表现出对未来的向往。
- 朝云:象征美好的未来,给人希望与温暖的感觉。
- 蝉鸣:象征夏日的宁静与孤独,同时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答张齐兴诗》的作者是? A) 王维
B) 李白
C) 谢朓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反思 -
诗中“勿言修路阻,勉子康衢力”意思是? A) 不要说道路艰难,要努力前行
B) 不要修路,随便走
C) 只顾眼前,不想未来
D) 穷途末路,放弃努力
答案
- C) 谢朓
- B) 对理想的追求
- A) 不要说道路艰难,要努力前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赠汪伦》 李白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答张齐兴诗》: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但《静夜思》更为直接,通过月光与寂静的描写,表现出浓厚的乡愁;而《答张齐兴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感的交织,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谢朓诗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