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天净沙_梅梢月黄昏》
时间: 2025-01-01 10:26: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梢月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今古别离最难。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月光低低地映照在梅树的枝头,照亮了两处相思之情,那是愁肠寸断的时刻。那弯弯的月亮,仿佛是宫女的眉梢。西风中,落叶飘飞在长安,夕阳下,孤雁飞过关山,今古分离最为艰难。故人此时身在何方?月下的玉箫声在空荡荡的夜里回响。
注释:
- 梅梢:梅树的枝头。
- 月黄昏:黄昏时的月亮。
- 愁肠:忧愁的心情。
- 弯弯:形容月亮的弯曲。
- 宫样眉儿:形容人的眉毛如同宫女般的细致美丽。
- 西风:指秋冬季节的风,通常带有萧瑟之意。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离别。
- 夕阳老雁:指落日时飞回的孤雁,寓意孤独与离别。
- 玉箫:指美丽的箫,象征音乐与思念。
典故解析:
- 长安:历史上著名的都城,象征繁华的生活与人们的聚散离合。
- 玉箫:古代乐器,常与思乡、恋情联系在一起,表达人们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弘范,元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越调·天净沙·梅梢月黄昏》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情感困境。
诗歌鉴赏:
《越调·天净沙·梅梢月黄昏》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梅花与月色,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开头的“梅梢月黄昏低映梅枝”以细腻的描写引入,月光在梅树上轻轻洒下,给人一种温柔而又忧愁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思念结合起来,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那的是愁肠断时”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表明情感的深度。接下来的比喻“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将月亮比作宫女的眉毛,既形象生动,又增添了几分柔美的意象,使得整首词在表达悲伤的同时,也不失优雅。
在“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中,诗人通过西风、落叶、夕阳、孤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愁绪,展现了人们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永恒的思念与孤独。而“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令人对故人和往事充满感伤。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对生命、爱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梢月黄昏低映梅枝:描绘黄昏时的月光洒在梅树上,营造宁静的氛围。
- 照人两处相思:月光照亮了两处思念的人,暗示爱情的分离。
- 那的是愁肠断时:表达思念的痛苦与心中的愁苦。
- 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将月亮比作美丽的眉毛,增添柔情。
- 西风落叶长安:秋风中的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
- 夕阳老雁关山:夕阳下的孤雁飞过关山,暗示着孤独与离别。
- 今古别离最难:今古以来,分离都是最难以承受的情感。
- 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问故人何在,月下的音乐声显得格外空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眉毛,增强了形象感与情感深度。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共鸣。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具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愁苦,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梢:象征美好与思恋。
- 月亮:常代表思念与孤独。
- 西风:象征秋季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
- 长安:象征繁华与离别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梢月黄昏”描述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 A. 清晨
- B. 正午
- C. 黄昏
- D. 深夜
-
“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中的“宫样眉儿”比喻什么?
- A. 皓月
- B. 美丽的女子
- C. 细腻的风景
- D. 古老的传说
-
诗中提到的“故人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惊喜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快乐
答案:
- C. 黄昏
- B. 美丽的女子
-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离别。
诗词对比:
- 《天净沙·梅梢月黄昏》与《如梦令》: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但《天净沙》更侧重于离别的愁苦,而《如梦令》则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美好回忆。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深入分析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赏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