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后再逢汪处士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
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白话文翻译:
如果您真的是有道之人,在乱世中仍然能够保持闲适的情怀。
每次分别都不知道对方身在何处,见面时感觉像是长大了许多。
药不是因为生病才吃,酒也不是为了倾诉愁苦。
您笑我身处困境,却让我吟诵白须有几根。
注释:
- 君: 你,指汪处士。
- 真道者: 真正有道理、有修养的人。
- 乱世: 战乱的时代。
- 闲情: 悠闲的情趣。
- 别: 离别。
- 长后生: 见面时感觉长大了。
- 药非因病服: 药物不是因为生病才服用。
- 酒不为愁倾: 酒不是为了发愁才喝。
- 身苦: 身处困境。
- 吟髭白数茎: 吟诵时,看到自己白发的数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少游,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3年。以诗风清新、意境幽远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 《乱后再逢汪处士》作于动乱时期,时值唐朝衰落,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与友人汪处士的相遇,表达了在乱世中仍能保持闲适心境的理想。
诗歌鉴赏:
《乱后再逢汪处士》是杜荀鹤在与友人重逢时所作,诗中表现了在动乱的时代下,依然保持一颗闲适之心的理想。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开篇以“如君真道者”引出对汪处士的赞美,表明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通过“乱世有闲情”表达了即使身处乱世,仍能保持内心宁静的追求。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这里描绘了分别的无奈与重逢时的惊喜,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珍贵。接下来的“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则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淡然处世的态度,药物与酒的使用不再是为了应对痛苦,而是为了享受生命的简单。最后一句“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更是将诗人的身世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显现了他对人生苦乐的独到见解与对岁月流逝的淡然。
整首诗在风格上既有哲理性,又不失人情味,展现了杜荀鹤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使之成为唐诗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 君:指汪处士。真道者:真正有道理的人。乱世:指动乱的时代。闲情:悠闲的心境。此句表达对汪处士的称赞,认为他在动荡之中仍能保持一种闲适的情怀。
-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
- 每次分别都不知道彼此身在何处,重逢时却感觉彼此都长大了许多,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
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
- 诗人在此强调,自己喝酒、吃药并不是为了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而是一种生活的选择,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 虽然身处困境,他依然以笑对生活,并通过吟诵来抚慰自己的心灵,反映出对人生苦乐的豁达认识。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例如“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形成了音韵上的美感。
- 比喻: 通过“白数茎”隐喻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一种闲适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处世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者: 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追求。
- 乱世: 代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 闲情: 体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药、酒: 象征生活中的解脱与享受。
- 白须: 代表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荀鹤的《乱后再逢汪处士》主要表达什么主题?
- A. 忧愁与苦闷
- B. 在乱世中保持闲适的心境
- C. 对死亡的恐惧
-
诗中提到的“药非因病服”意味着什么?
- A. 药物只在生病时使用
- B. 药物的使用不再与疾病相关
- C. 诗人在生病时不吃药
-
诗人通过“吟髭白数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人生的无奈
- B. 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荀鹤与王维的作品都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杜荀鹤更侧重于人生哲学的探讨,而王维更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研究》
- 《唐代诗人传》